包含祖的词语
- 26、太祖山: 一个大区域(全世界或全国)的最高峰。
- 27、开山之祖: 曾朴《孽海花》第二回:“听说宝善街,那就是前明徐相国文贞之墓地。文贞为西法开山之祖。”
- 28、祖宗朝: 当今皇帝祖先的时代。多指本朝开国初期。
- 29、祖公公: 1.祖先;远祖。 2.祖父。
- 30、人祖利恩:纳西族神话。多载于他们的宗教经典《多巴经》,意思晦涩。
- 31、伯祖父: 祖父之兄,是父亲的伯父。
- 32、外从祖: 1.“外从祖”作为亲属关系称谓词,指外祖父的亲兄弟,相当于外从祖祖父。
- 33、万物之祖: 《庄子·山木》:“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 道体为一,天地之元,~也。 ★《宋史·律历志四》
- 34、二世祖: 粤语俗语。专指上一代有权有势有钱,下一代只管吃喝玩乐的富家子弟(纨绔子弟)。
- 35、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当代诗人舒婷于1979年创作的一首抒情现代诗。
- 36、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xiōng huái zǔ guó,fàng yǎn shì jiè,意思是胸中怀藏祖国,眼光要放远到全世界。
- 37、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遵循尧舜之道,实行文武之制。
- 38、祖性:祖先传留的品性。
- 39、祖乡: 1.犹故乡。指原产地。
- 40、祖系图:佛教祖师世系图。
- 41、祖识: 1.熟习知悉。
- 42、祖旧:谓父祖故旧。《管子.牧民》:"顺民之经,在明鬼神,祗山川,敬宗庙,恭祖旧。"又:"不明鬼神,则陋民不悟;不祗山川,则威令不闻;不敬宗庙,则民乃上校;不恭祖旧,则孝悌不备。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郭沫若等集校引闻一多曰:"祖旧即先祖之大臣。"一说,谓恭承先祖之旧法。见尹知章注。
- 43、作祖: 作践;欺凌。
- 44、祖行: 1.谓饯别将病逝者。 2.指饯送死者。 3.饯行。
- 45、祖语: 1.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原始共同语。一般由语言学家通过历史比较法等方法构拟而得。
- 46、祖亲: 1.犹祖先。
- 47、祖调:初期的曲调。
- 48、祖思: 1.宋代陵墓葬具。
- 49、祖服:祖先所规定的服饰。
- 50、祖山:祖宗坟地。
- 拼音zǔ
- 注音ㄗㄨˇ
- 笔划9
- 繁体祖
- 五笔PYEG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示,且(jǔ)。从“示”与祭祀、宗庙有关。本义:祖庙)(2) 同本义祖,始庙也。——《说文》。段注:“始兼二义,新庙为始,远庙亦为始。”左祖右社。——《周礼·考工记·匠人》受终于文祖。——《书·舜典》孔传:“文祖者, 尧文德之祖庙。”启乃下, 武王善之,封之于 宋,立其祖。——《荀子·成相》(3) 又如:祖祢(祖祢庙。祖庙与父庙)(4) 祖父吾祖死于是。——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与吾祖居者。吾祖太常公。——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5) 祖宗 ;祖先;自祖父以上各辈尊长祖考来格。——《书·益稷》故先祖基之,子孙成之。——《盐铁论·结和》无念尔祖。——《诗·大雅·文王》(6) 又如:祖积(祖宗遗传下来);祖贯(祖辈居住之处;祖籍);祖陇(祖传的土地);祖烈(祖宗的功业);祖家(同一祖先的家族);祖训(祖先的遗训;祖父的训戒)(7) 祖师。指言行、功业为后世所宗仰者第一祖摩诃迦叶。——《景德传灯录》(8) 又如:祖心,祖意(祖师的心意);祖印(祖师法印);祖位(祖师);祖系(祖师世系)(9) 帝王的庙号 。从汉代开始,凡创业的国君死,其庙号称为“祖”。如汉称刘邦为汉高祖,唐称李渊为唐高祖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史记·孝文帝本纪》(10) 初,开始。亦指事物的本源浮游乎万物之祖。——《庄子·山木》(11) 又如:祖始(本源;起源);祖源(水流的源头);祖帖(最早的法帖);祖本(书籍、碑帖最先的刻本或拓本)(12) 根本;根据。亦指嫁接时作根株用的花木 。如:祖花(嫁接时作根株用的花木)(13) 姓动词(1) 效法;承袭皆祖屈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2) 又如:祖式(效法;仿效);祖用(仿效使用);祖法(效法);祖效(仿效;效法);祖尚(效法);祖袭(效法,因袭)(3) 崇尚 。如:祖尚(崇尚效法)(4) 熟悉祖识地德。——《国语·鲁语》(5) 又如:祖识(熟习知悉)(6) 出行时祭祀路神。引申为饯行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战国策·燕策》(7) 又如:祖道,祖韨(古人出行时祭祀路神);祖别(祖饯送别);祖行(饯别将病逝者;饯行)(8) 死者将葬时之祭。泛指为死者作祭 。如:祖日(为死者设祭尊之日);祖泣(祭奠哭泣);祖畅(古代丧葬,于出殡前设奠所用的郁畅酒);祖腊(祖为古代祭祀五帝五神于明棠,以祖宗配食的祭名;腊是年终祭祀祖先的大祭)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