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禽的词语

  • 51、时禽:随节候而出现的鸟。
  • 52、生禽: 生禽shēng qín (1) 活着捉住 例 生禽逃犯 英 capture alive
  • 53、神禽:瑞鸟。多指凤凰。
  • 54、信禽:雁的别名。雁为候鸟,每年春分后飞往北方,秋分后飞回南方,来去有定时,故称信禽。
  • 55、伤禽:受过箭伤的鸟。
  • 56、山禽:山中之鸟。
  • 57、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 58、瑞禽:象征吉祥之鸟。如鸾﹑凤等。
  • 59、穷禽: 1.无处可逃的鸟。 2.捕尽禽鸟。
  • 60、轻禽:谓飞鸟。
  • 61、青禽:《艺文类聚》卷九一引旧题汉班固《汉武故事》﹕'钩弋夫人卒﹐上为起通灵台﹐常有一青鸟集台上。'后遂以'青禽'为悼念死者之典。 即青鸟。喻信使。即青琴。古神女名。
  • 62、前禽:在前面逃逸的禽兽。古时以不逐前禽喻统治者的怀柔政策。
  • 63、栖禽: 栖禽qīqín (1) 栖木类鸟具有适于栖息在高处树木上的双足鸟 英 percher
  • 64、露禽:鹤的别称。
  • 65、灵禽: 1.珍禽﹐神鸟。 2.谓有灵性的禽鸟。 3.对鸟的美称。
  • 66、九尾禽:即九尾狐。
  • 67、家禽: 家禽jiāqín (1) 人类驯养的禽类,如鸡、鸭等 英 poultry
  • 68、齐禽:《史记.滑稽列传》:"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淳于髠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后因以"齐禽"比喻胸有抱负而暂时未能施展的人。
  • 69、火禽: 1.古代利用禽鸟携带火种进行火攻的一种方法。 2.指火凤。
  • 70、戏禽: 见“戏五禽 ”。
  • 71、戏五禽: 相传汉末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禽的动作和姿态,编成一套体操,进行肢体活动以健身。后因称以此法锻炼身体为“戏五禽”。
  • 72、行禽:能行走的兽类。比喻行为卑污的人。禽,兽类的总称。《管子.立政》:"道涂无行禽,疏远无蔽狱,孤寡无隐治。"尹知章注:"无禽兽之行。"郭沫若等集校引黄震云:"'道涂无行禽',指人言之,谓其为能行之禽尔。"一说指路上的囚徒。禽,犹囚。参阅清俞樾《诸子平议.管子一》。
  • 73、孤禽: 1.孤单的鸟。
  • 74、皋禽: 1.亦作"皋禽"。 2.鹤的别名。
  • 75、风禽:指风。
  • 拼音qín
  • 注音ㄑㄧㄣ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WYBC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本义:走兽总名)(2) 同本义禽,走兽总名。——《说文》禽者何?鸟兽之总名——《白虎通》命主祠祭禽于四方。——《礼记·月令》。疏:“兽之通名也。”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俯走,谓之禽兽。——《列子·黄帝》六禽。——《周礼·庖人》。注:“宜为羔豚、犊、麝、雉、鴈。凡鸟兽未孕曰禽。”终日而不获一禽。——《孟子·滕文公下》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三国志·华陀传》虎亦诸禽之雄也。——汉· 王充《论衡·遭虎》(3) 鸟类的总称二足而羽谓之禽。——《尔雅》六禽。——《周礼·庖人》。司农注:“鴈、鹑、鷃、雉、鸠、鸽也。”田有禽虞。——《易·师》执禽者左首。——《礼记·曲礼》。疏:“鸟也。”越禽不恋 燕。—— 李白《左风五十九首》(4) 又如:鸣禽;禽言(鸟语。指鸟类啼鸣);禽语(鸟语;鸟鸣);禽卵(鸟卵);禽戏(禽鸟嬉戏);家禽(5) 鸟兽总称 。如:禽门(鸟兽的境界); 禽畜(禽兽牲畜);禽猎(当作鸟兽一样猎取);禽犊(指鸟兽疼爱幼仔,比喻父母溺爱子女)动词(1) 捕获鸟兽之日狩,允禽。——《甲骨文合集》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战国策·燕策二》(2) 又如:禽色(田猎与女色);禽荒(沈迷于田猎)(3) 通“擒”。捕捉外仆髡屯禽之以献。——《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一时收禽。——《后汉书·张衡传》将军禽操。——《资治通鉴》(4) 又如:禽囚(被擒获的俘虏);禽夷(擒灭);禽制(捉拿制伏);禽殄(擒获歼灭);禽俘(擒获);禽疾(指需要迅速擒拿的人);禽剪(擒灭);禽虏(擒捉敌人)(5) 战胜虞、 虢共守之, 晋不能禽也。——《新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