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禽的词语
- 76、蜚禽:飞鸟。
- 77、兑禽:古代指鸡。
- 78、追禽: 1.见"追擒"。
- 79、丹禽: 指凤凰。 泛指红色羽毛的鸟。
- 80、种禽: 种禽zhǒngqín (1) 配种用的雄性家禽 英 breeding poultry
- 81、乘禽:成双而群居的鸟。
- 82、百禽: 1.一切鸟兽。 2.众鸟。
- 83、草薙禽獮: 谓如刈割野草、搜捕禽兽似地予以歼灭。语出唐·韩愈《送郑尚书序》:“至纷不可治,乃草薙而禽狝之,尽根株痛断乃止。”
- 84、精禽填海:精禽:传说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灵魂化作精卫鸟,常衔西山木石填东海。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 85、四木禽星:四木禽星出自《西游记》,是四位天神星宿。
- 86、游禽类:游禽类指的是鸟类的一个生态类群,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
- 87、走禽类:鸟类的一个类群。脚长而强壮,善于行走;翼退化,无飞翔能力。如鸵鸟、鸸鹋等。
- 88、写生珍禽图:《写生珍禽图》是五代十国画家黄筌创作的绢本设色画,设色,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89、良禽择木而栖: 原意是指优秀的禽鸟会选择理想的树木作为自己栖息的地方。比喻优秀的人才应该选择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好单位和善用自己的好领导。
- 90、珍禽奇兽:珍贵、稀奇的飞禽走兽。
- 91、珍禽异兽:珍贵稀有的动物。
- 92、衣冠禽兽: 衣冠禽兽yīguān-qínshòu (1) 穿衣戴帽的畜生,比喻道德败坏、行为卑劣的人 英 brute in human satire;monster in human form
- 93、训禽荒: 1.谓以迷于畋猎将导致亡国为训。语本《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必不亡。"孔传﹕"作﹐为也。迷乱曰荒。色﹐女色。禽﹐鸟兽。"
- 94、星禽术: 以五行二十八宿与各禽相配占吉凶祸福的方术。
- 95、五禽嬉: 亦作“五禽嬉”。
- 96、五禽言: 禽言,诗体名。依鸟名象声取义而作。五禽言,咏五鸟之名。
- 97、五禽戏: 亦作“五禽嬉”。
- 98、百禽长: 1.指凤凰。
- 99、禽结核病:由禽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 100、禽兽不若: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五回:“海青乃能尽忠如此,彼张均、张洎辈,真禽兽不若矣!” 【词目】禽兽不若【读音】qín shòu bù ruò【释义】连禽兽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极坏。【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五回:“海青乃能尽忠如此,彼张均、张洎辈,真禽兽不若矣!”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丑恶
- 拼音qín
- 注音ㄑㄧㄣˊ
- 笔划12
- 繁体禽
- 五笔WYBC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本义:走兽总名)(2) 同本义禽,走兽总名。——《说文》禽者何?鸟兽之总名——《白虎通》命主祠祭禽于四方。——《礼记·月令》。疏:“兽之通名也。”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俯走,谓之禽兽。——《列子·黄帝》六禽。——《周礼·庖人》。注:“宜为羔豚、犊、麝、雉、鴈。凡鸟兽未孕曰禽。”终日而不获一禽。——《孟子·滕文公下》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三国志·华陀传》虎亦诸禽之雄也。——汉· 王充《论衡·遭虎》(3) 鸟类的总称二足而羽谓之禽。——《尔雅》六禽。——《周礼·庖人》。司农注:“鴈、鹑、鷃、雉、鸠、鸽也。”田有禽虞。——《易·师》执禽者左首。——《礼记·曲礼》。疏:“鸟也。”越禽不恋 燕。—— 李白《左风五十九首》(4) 又如:鸣禽;禽言(鸟语。指鸟类啼鸣);禽语(鸟语;鸟鸣);禽卵(鸟卵);禽戏(禽鸟嬉戏);家禽(5) 鸟兽总称 。如:禽门(鸟兽的境界); 禽畜(禽兽牲畜);禽猎(当作鸟兽一样猎取);禽犊(指鸟兽疼爱幼仔,比喻父母溺爱子女)动词(1) 捕获鸟兽之日狩,允禽。——《甲骨文合集》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战国策·燕策二》(2) 又如:禽色(田猎与女色);禽荒(沈迷于田猎)(3) 通“擒”。捕捉外仆髡屯禽之以献。——《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一时收禽。——《后汉书·张衡传》将军禽操。——《资治通鉴》(4) 又如:禽囚(被擒获的俘虏);禽夷(擒灭);禽制(捉拿制伏);禽殄(擒获歼灭);禽俘(擒获);禽疾(指需要迅速擒拿的人);禽剪(擒灭);禽虏(擒捉敌人)(5) 战胜虞、 虢共守之, 晋不能禽也。——《新序》 [查看更多]
Q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