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移的词语

  • 101、移里堇:金人部落墟砦的首领。
  • 102、移船就泊:意思是改变原来主张,乘势凑上去办成某事。也比喻不招自来。
  • 103、移提:为要求转移管辖而向另一机构提取在押的人。
  • 104、移书属县:一个古地名
  • 105、移倅: 1.改任副职。
  • 106、移乡避仇: 指古代的一种法律规定:将犯人移配他乡,以避免其与受害者子孙结为仇人。
  • 107、移那: 1.调换。
  • 108、走移: 1.移动,移走。 2.变动,走样。
  • 109、专一不移: 汉·扬雄《法言义疏·修身》:“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储,诚也,~也。 ★汉·班固《白虎通·情性》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词语:专一不移拼音: (zhuān yī bù yí)解释:移:动摇。一心一意,毫不动摇。形容非常专一。出处:汉·扬雄《法言义疏·修身》:“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示例:储,诚也,~也。 ★汉·班固《白虎通·情性》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110、移住:迁居。
  • 111、忠贞不移:忠:忠诚;贞:有操守;移:改变;变动。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 112、移国动众: 1.动摇国基及民心。
  • 113、支移:宋赋税的输纳方式。送纳赋税有固定处所,而以有馀补不足,则移此输彼,移近输远,谓之支移。支移远近以户等高下而定。宋哲宗时,陕西分三等,乡村第一﹑二等户三百里﹑第三﹑四等户二百里,第五等户一百里。若非期限紧迫或战争急需,允许人户纳脚钱以免支移,成为变相加税。脚钱亦按等征收,且不断增重,甚至与正税相当。也有既不免支移,仍须添纳脚钱的。
  • 114、植移: 1.移植。
  • 115、同址迁移:原来的地址搬迁到新的地址。
  • 116、移治:调换治所﹐改变管辖区。
  • 117、移执事: 1.谓移用其民服役。
  • 118、证移:谓听从劝谏而改易过错。
  • 119、债权转移: 债权转移又称债务转换,是80年代以来为解决第三世界债务国发生的债务危机而出现的减轻债务负担的一种创新作法。债权转移简单地说就是把外国货币表示的债务转换成以债务国货币表示的债务。
  • 120、移葬: 1.迁葬。
  • 121、愚移: 古代寓言:北山愚公,年近九十。屋前有太行、王屋二山阻碍出入,他决心把它们铲平。
  • 122、愚公移山: 古代寓言:北山愚公,年近九十。屋前有太行、王屋二山阻碍出入,他决心把它们铲平。
  • 123、域名转移: 从现在的注册商转移到另一个。
  • 124、渝移:变易。
  • 125、移御:指帝王迁徙所居。亦为帝后死的婉词。
  • 拼音
  • 注音ㄧ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TQQY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禾,多声。本义:移秧)(2) 同本义。泛指移植移,禾相倚移也。——《说文》。徐灏注:“ 戴氏侗曰:‘移,移秧也。凡种稻必先苗之而移之,迁移之义取焉,别作。 灏按:禾苗茂密乃移种之。’”(3) 又如:移花(移植花木);移根(犹移植);移种,移莳(犹移植)(4) 假借为“迻”。移动则民不移。——《国语·齐语》。注:“徙也。”弗能移也。——《国语·晋语》。注:’动也。”徐趋皆用是,疾趋则欲发,而手足毋移。——《礼记》移兵先击。——《史记·魏公子列传》撤兵移营。——《广东军务记》寻移刑部。——清· 张廷玉《明史》移顺天府。——清· 方苞《狱中杂记》(5) 又如:移户(所迁移的民户);移帐(迁徒篷帐);移籍(移居);移垦(迁徙垦荒);移寝(迁徙卧处);移寓(移居,迁居);移步(挪步);移云掩月(喻以假代真,巧加掩饰);移船泊岸(自动迁就);移窠(指婴儿满月时移入他人的房中);移山(移动山岳)(6) 转移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史记》(7) 又如:移奖(把奖赏转移给他人);移茶客人(旧时上海妓院的定例,初次逛院的客人要挑选一个合意的妓女。这种嫖客称“移茶客人”);移商刻羽(移商拨羽。奏出优美动听的曲调);移赃(转移赃物或赃款);移营(转移营地)(8) 变动;改变时位之移人。——清· 周容《芋老人传》世易时移。——《吕氏春秋·察今》守节情不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不知几移。——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9) 又如:移天换斗(喻力大谋高,能使天地星辰改变位置);移心(改变心意);移志(改变意志;动心)名词移文,古时官府文书的一种。与牒相类,多用于不相统属的官署之间 。如:移会(古代官府文书的一种);移告(移文告假);移知(移文通知);移劾(移文弹劾);移报(移文报告);移复(移文回复);移牒(以正式公文通知平行机关或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