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绿的词语

  • 251、绿头巾: 绿头巾lǜtóujīn (1) 元、明时娼妓家的男人要戴绿色头巾。后称妻子有外遇者为“戴绿头巾”。也称“绿帽子” 英 cuckold
  • 252、娇绿: 娇绿jiāolǜ (1) 翠绿欲滴 例 远处的草一片嫩绿 英 green and tender
  • 253、江绿大: 荔枝的一种。相传培育者姓江,因名。又叫江家绿。
  • 254、江家绿: 即江绿大。荔枝的一种。
  • 255、绿须姜:中药材细辛之别名。见宋陶谷《清异录.药谱》。
  • 256、绿色邮件: 一种常见的反并购策略。
  • 257、绿骥:指绿耳。骏马名。传说中周穆王八骏之一。
  • 258、绿颜知己:网络上虚拟世界里聊天
  • 259、囚绿记: 散文。陆蠡作。1940年发表。作者在北平的一家公寓外发现了一株常春藤,异常惊喜,就将它的柔条牵进屋里。常春藤尽管被“幽囚”在黑暗的小屋里,却固执地向窗外迎着阳光生长。作者去上海前,又将常春藤的柔条移回原来的位置,并祝福它永葆青春。作品借物抒情,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风格含蓄委婉。
  • 260、辉绿岩:辉绿岩(diabase)是基性浅成侵入岩岩石。
  • 261、回黄转绿:树叶由绿变黄,由黄变绿。原指时令的变迁,后比喻世事的反复。
  • 262、绿袍槐简:指古代低级官员所服用的绿色官服和槐木手版。
  • 263、湖绿:湖绿是一种颜料的颜色,也就是绿色的其中一种,因为它和平时湖水的颜色差不多,所以叫”湖绿”,“湖绿”也可以用作“假的”代名词,可做动词名词形容词等各种活用。
  • 264、绿猴属: 绿猴属(学名:Chlorocebus):共6种。是一些中等体型的猴子,模式种是绿猴。
  • 265、贺绿汀:贺绿汀(1903年7月20日—1999年4月27日) ,原名贺安卿,又名贺抱真 、贺揩等, 湖南邵阳市邵东市人,中国著名音乐家、教育家。
  • 266、呼红喝绿: 1.形容大声叫嚷。
  • 267、绿林豪士: 1.(緑lù)指绿林中本领出众的人物。
  • 268、绿林豪杰:指绿林中出众的人物。
  • 269、绿林豪客: 1.(緑lù)指绿林中本领出众的人物。
  • 270、绿绒蒿: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具黄色液汁。一种产西欧,其余48种均分布于中国-喜马拉雅地区,但最原始种在华中。中国有38种,集中分布于西南部,其中仅云南就占17种,多集中分布于滇西北海拔3000--5000米的雪山草甸,高山灌丛、流石滩,少数种类在滇中、滇东北的亚高山地带。西北祁连山区也有分布。为著名的观赏植物,有些种类可入药治病。
  • 271、绿林好汉:绿林:西汉末年,王匡、王凤等领导农民起义,以绿林山(今湖北当阳市东北)为根据地,史称“绿林军”。后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府的起义者。旧时也指抢劫财物的强盗。
  • 272、桂绿:1.喻才能杰出者。 2.似桂一样的绿色。
  • 273、老黄瓜刷绿漆: 指某人的言行举止超过了自身年龄应该有的标准,就是装嫩的意思。
  • 274、披红挂绿:披着绸,戴着红花。表示喜庆或光荣。
  • 275、脱白挂绿:脱去白衣﹐换上绿袍。谓初登仕途。
  • 拼音lǜ,lù
  • 注音ㄌㄩˋ,ㄌㄨ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XVIY

基本释义

lǜ名词(1) 通“菉”。一种野菜终朝采绿,不盈一掬。——《诗·小雅·绿竹猗猗》(2) 帝王受命的符箓。后作“箓”河出绿图,地出乘黄。——《墨子》(3) 又用于绿林(绿林山)、绿营(清代汉人地方武装)、鸭绿江等(4) 另见lǜlù形容词(1)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录声。本义:青中带黄的颜色)(2) 同本义绿,帛青黄色也。——《说文》君朱绿。——《礼记·玉藻》绿叶素荣。——《楚辞·橘颂》。注:“犹青也。”绿车名曰皇孙车。天子有孙,乘之以从。——蔡邕《独断》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3) 又如:水绿(浅绿色);碧绿(青绿色);绿耳(骏马名。为“周穆王”八骏之一。因其毛为绿色,故名);绿竹(绿色的竹子);绿沈(浓绿色,深绿色。凡弓、枪衣甲及其它器物饰以绿漆或为绿色的都可加上绿沈二字);绿波(碧波,澄绿的水波);绿衫(“唐”时低层官吏所穿的绿色衣衫)(4) 颜色昏暗,乌黑色绿云扰扰。——唐· 杜牧《阿房宫赋》(5) 又如:绿鬓(乌黑而光亮的鬓发。引申为青春年少的容颜);绿媛(有乌黑头发的美女);绿云(女子乌黑光亮的秀发)动词(1) 呈现绿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2) 又如:绿化(种植花、草、树木,使周围一片碧绿,在城市可以使环境优美卫生,在山区可防止水土流失);绿浮(指绿茶泡出的液汁);绿油(用油彩饰为绿色);绿意(指春天草木葱翠的气象);绿威威(形容呈现一片绿色)(3) 另见l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