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舟的词语
- 201、刳舟剡楫: 营造舟楫。语本《易•系辞下》:“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 202、舟车楫马: 《琅琊代醉编·舟车楫马》
- 203、车击舟连:车相撞,船相连。极言车船之多。
- 204、货舟: 1.即货船。
- 205、毁舟为杕:将船改成舵。毁大物为小物﹐比喻随心所欲的不当行为。
- 206、回舟:犹回船。
- 207、滉舟:一种摆渡用的小船。
- 208、胡越同舟:指关系疏远者,同处危难则相互救助。
- 209、斛舟:小船。
- 210、鹤舟:以鹤为饰的游船。
- 211、舟壑:舟壑,藏在山谷中的船。后借指世事。
- 212、壑舟:语出《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后以"壑舟"比喻在不知不觉中事物不停地变化﹑迁移。
- 213、舟航: 1.船只。 2.犹津梁。 3.拯济。 4.比喻济世的良才。
- 214、舟杭: 1.船只。 2.犹津梁。 3.拯济。 4.比喻济世的良才。
- 215、青翰舟: 1.舟名。刻饰鸟形﹐涂以青色﹐故称。
- 216、含烟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船。
- 217、李郭舟:指高朋雅会所乘之舟。喻知己相处,亲密无间。
- 218、李郭仙舟:《后汉书.郭太传》载,李膺与郭泰同舟而济,从宾望之,以为神仙,故称"李郭仙舟"。后常用为友人相亲之典。
- 219、李郭同舟:古时典故,喻指知已相处。
- 220、郭舟:《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按,《后汉书》作者范晔以父名泰,避讳改作"郭太"。后因以"郭舟"为伴同名流泛舟的典故。
- 221、桂舟:用桂木造的船。《楚辞.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王逸注:"犹乘桂木之船,沛然而行,。"后亦用作对舟船的美称。
- 222、归舟: 归舟guīzhōu (1) 返航归回的船只 例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顒望:招头凝望。)——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英 returned ship
- 223、孤舟独桨:喻单独行动,没人帮助。
- 224、孤舟:孤独的船。
- 225、估舟:商贾载货的船。
- 拼音zhōu
- 注音ㄓㄡ
- 笔划6
- 繁体舟
- 五笔TEI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多起来。本义:船)(2) 同本义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说文》自关而西谓之船,自 关而东谓之舟。——《方言九》作舟以行水。——《考工记·总目》舟以行川谷。——《墨子·节用》。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为之,曰俞,后因集板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易·系辞下》二子乘舟,泛泛其逝。——《诗·邶风·二子乘舟》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舟人大恐。(舟人,船夫)。——宋· 苏轼《石钟山记》舟人指点。——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3) 又如:舟人(掌舟的人。即船夫);舟次(船只及船只停留之处);舟牧(古时掌船的官);舟师(古时的水上军队,即今海军;船夫);舟航(由舟相连而成的浮桥。也作“舟杭”);舟梁(连船为桥;船和桥)(4) 尊彝等器的托盘皆有舟。——《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尊下台,若今之承盘。”(5) 酒器名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王舟。——《东坡诗》(6) 姓动词用船过渡就其深矣,方之舟之。——《诗·邶风·谷风》商人舟米以来者相望。——李翱《故东川节度使卢公传》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