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蔽的词语

  • 76、翰蔽: 1.屏障。 2.遮盖;掩护。
  • 77、捍蔽: 捍蔽hànbì (1) 遮挡;护卫 例 捍蔽东南 英 shield
  • 78、扞蔽:1.屏风和藩篱,比喻周围的疆土。 2.比喻四周的疆土或防御设施。 3.捍蔽,保护。
  • 79、国蔽:国家的屏障,谓国境上的要塞。
  • 80、贯蔽:充满;布满。
  • 81、括蔽:谓箭穿蔽体之物。括﹐通"栝"。
  • 82、锢蔽:禁锢蔽塞。锢弊。锢﹐通'固'。
  • 83、固蔽:谓蔽塞不聪,不谙事理。
  • 84、孤蔽:孤立而受蒙蔽。
  • 85、拘蔽:拘泥片面;局限遮蔽。
  • 86、鞲蔽: 臂套。
  • 87、鬲蔽:阻隔;蔽障。鬲,通"隔"。
  • 88、隔蔽: 1.谓被阻隔遮蔽。
  • 89、絯蔽: 1.束缚壅蔽。
  • 90、覆蔽: 1.掩蔽;覆盖。 2.隐瞒。
  • 91、封蔽: 蔽塞。
  • 92、妨蔽:妨碍,遮蔽。
  • 93、蕃蔽:屏障。蕃,通"藩"。
  • 94、凡蔽:平常破旧。亦指平常破旧之物。
  • 95、藩蔽: 1.古代用施漆的苇席制成的车蔽。 2.屏障。
  • 96、罚蔽:罚罪断狱。
  • 97、发蒙启蔽:意思是启发蒙昧。
  • 98、杜蔽: 1.蒙蔽,隔绝。
  • 99、凋蔽:破败;零落。
  • 100、电磁屏蔽:用软磁金属材料制成的外壳将设备封闭或近乎封闭起来,以防止外界电磁场对设备的影响或设备的电磁场对外界干扰的措施。如无线电收音机中的中频变压器常用铁皮罩作为电磁屏蔽。
  • 拼音
  • 注音ㄅㄧ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AUMT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艸,敝声。本义:小草)(2) 遮住,遮掩蔽,蔽蔽小草也。——《说文》。朱骏声曰:“此字本训盖覆也。”蔽,障也,隐也。——《广雅》蒲蔽。——《周礼·巾车》。注:“车旁御风尘者。”乘马其蔽五。——《管子》。注:“所以捍车马。”景以蔽日。——《淮南子·修务》故能蔽不新成。——《老子》旌蔽日兮敌若云。——楚· 屈原《九歌·国殇》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史记》阴翳蔽日。——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3) 又如:隐蔽(借旁的事物来遮掩);屏蔽;蔽天(遮蔽天空,布满了整个天空)(4) 隐藏 蔽林间窥之。—— 唐· 柳宗元《三戒》先生…引蔽驴后。——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5) 又如:蔽贤(隐蔽贤者,不使上知);蔽形(遮掩身体)(6) 庇护盖借塞墙为蔽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7) 又如:蔽护(掩护;庇护);蔽橹(古代防御用的大盾);蔽辜(抵罪)(8) 掩饰廉不蔽恶,耻不从枉。——《管子·牧民》(9) 又如:蔽美(掩盖他人的美德、长处);蔽恶(掩饰过错和坏行为)(10) 蒙蔽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齐策》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1) 又如:蔽蒙(蒙蔽;隐瞒);蔽晦(蒙蔽。受遮蔽因而不明)(12) 堵塞 。如:蔽塞(堵塞,或耳目思想被蒙蔽)(13) 审断,判决 。如:蔽罪(定罪);蔽狱(冤狱)(14) 概括一言以蔽之。——《论语·为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