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虎的词语

  • 251、绣虎:擅长诗文﹑词藻华丽者。
  • 252、熊虎之士:形容勇猛的人。
  • 253、熊虎之将:比喻作战勇猛,十分会统兵作战的将领。
  • 254、熊虎之任:比喻征战的任务。
  • 255、熊虎士:喻勇武之人。
  • 256、熊虎将: 喻勇猛之将。
  • 257、熊腰虎背: 熊腰虎背xióngyāo-hǔbèi (1) 见“虎背熊腰” 例 视之,身长九尺,面黑睛黄,熊腰虎背。——《三国演义》 英 thick powerful back and shoulders
  • 258、熊虎: 熊与虎。 指熊与虎的图案,古代旗帜上的徽识。因以借指旗帜。 比喻凶猛,勇猛。 借喻勇猛的将士。
  • 259、蝎勒虎子:方言。即壁虎。亦以喻不法的高级官员。
  • 260、蝎虎: 蝎虎xiēhǔ (1) 〈方〉谓厉害 英 terrible;formidable (2) 见“壁虎”。也叫“蝎虎子”
  • 261、歇虎:方言。犹厉害﹐凶狠。
  • 262、笑迷虎:指装出来的笑脸。
  • 263、笑面虎: 笑面虎xiàomiànhǔ (1) 比喻表面和气而内心毒辣的人 例 他是个笑面虎,你要当心 英 smiling tiger;tiger with smiling face;wolf in sheep's clothing
  • 264、虓虎:咆哮怒吼的虎。多用来比喻勇士猛将。最早出自《诗经·大雅·常武》赞美周宣王率兵亲征徐国,平定叛乱,取得重大的胜利。
  • 265、龙吟虎啸: 龙虎叫啸。 喻声音洪大。 喻诗词声律豪放峭拔。 喻英雄豪杰叱咤风云。
  • 266、龙翔虎跃: 喻奋发有为。
  • 267、龙骧虎步: 龙骧虎步lóngxiāng-hǔbù (1) 指昂首阔步,气概威武 例 将如毛公蔺生之龙骧虎步,慕为壮士乎?——三国魏·稽康《卜疑》 英 walk like a dragon and pace like a tiger;martial gait
  • 268、龙骧虎峙: 亦称“龙骧赤”。
  • 269、龙骧虎跃: 亦称“龙骧赤”。
  • 270、龙骧虎跱: 雄踞貌。
  • 271、龙骧虎啸:比喻气势强大,富有威力。
  • 272、蛇乡虎落: 1.谓野兽出没的地方。
  • 273、鰕虎鱼:鰕虎鱼,中药。
  • 274、纵虎出柙: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
  • 275、纵虎出匣: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
  • 拼音
  • 注音ㄏㄨ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HAMV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2) 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虎,山兽之君。——《说文》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4) 凡伤害物类之虫,也以虎名之 。如:蝇虎;蝎虎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本草纲目》(5) 姓形容词(1) 比喻威武勇猛 。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2) 比喻残酷凶暴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动词(1) 〈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2) 吓唬。也作“唬” 。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