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虎的词语
- 376、老虎皮: 1.旧时喻指军服。
- 377、拉大旗作虎皮: 拉大旗作虎皮lā dàqí zuòhǔpí (1) 比喻打着漂亮的旗号来吓唬人,以保护自己 例 希望你们很好地、很好地想一想:该怎样珍重自己宝贵的青春,不被“拉大旗作虎皮”的阴谋家们利用,而让青春真正放出璀璨的异彩! 英 drape oneself in the flag to frighten sb.; hoist a banner such as the tiger’s skin to intimidate others
- 378、朋党执虎:朋党 péngdǎng 集团,派别,多为争夺权利、排斥异己互相勾结而成
- 379、龙蟠虎遶: 犹言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 380、龙蟠虎伏: 雄踞貌。
- 381、龙蟠虎绕:犹言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 382、蟠龙卧虎:踞:蹲或坐。像盘曲的蛟龙,像蹲卧的猛虎。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 383、盘龙卧虎:盘:盘旋,弯曲。盘曲的龙,卧居的虎。比喻隐藏的人才。
- 384、周龙拍虎: 1.意指某人或某集团为利益驱使做假,被揭穿后仍逃之夭夭; 2.指社会公信力缺失;典故: 3.《史记?周正龙列传》:“周氏正龙者,秦地金州镇坪人也...正龙置彼画于深山密林中,遮淹修饰,远近数码摄之,得虎照数十副.照中虎卧于林下,双目炯炯,俨然真大虫也.归而献之县官,官喜,遂呈上官,州府台阁皆不疑,布之互联网,传告天下,厚赏正龙.网民见之,咸以为假,有好事者遍搜天下旧年画,果得虎照原画,多不可数,遂引网友竞相怒骂之,责之专家达六人者.正龙之谋遂败焉,天下皆以为耻.然正龙者皮之浑厚,尤在脸部,故其置之坦然,后因。
- 385、爬山虎: 爬山虎páshānhǔ (1) 一种生于中国和日本的木质藤本植物,叶子裂,通常用来攀盖墙壁和遮荫 英 Boston ivy
- 386、后怕虎: 前怕狼,后怕虎。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 387、养虎自齧:比喻姑息敌人,终致损害自己。
- 388、养虎自啮:比喻姑息敌人,终致损害自己。
- 389、馁虎: 馁虎něihǔ (1) 饿虎 例 譬若以肉投馁虎。——《史记·魏公子列传》 英 hungry tiger
- 390、挠虎: 1.冒犯虎威。
- 391、猱搔虎痒:猱:猴。猱替老虎搔痒。形容表面曲意奉承,暗箭伤人。
- 392、虎跳龙拿:拿:取。像老虎那样跳跃,像龙那样伸爪抓取。形容人身手敏捷或激烈搏斗
- 393、龙盘虎拿:形容雄壮绵延的样子 形容书法飞动而苍劲有力。
- 394、龙拿虎掷:指龙虎互相争斗。比喻激烈的搏斗。
- 395、龙拿虎跳:拿:抓,握。像龙抓东西、老虎跳跃一样强劲有力。比喻笔势遒劲奔放
- 396、龙盘虎拏: 虬曲苍劲貌。
- 397、龙拏虎掷: 犹言龙争虎斗。
- 398、龙拏虎跳: 犹言龙争虎斗。
- 399、母老虎: 母老虎mǔlǎohǔ (1) 雌性虎 英 tigress (2) 泼妇,刁妇 英 vixen
- 400、麋虎:虎逐麋,麇奔而阚于崖,跃焉,虎亦跃而从之,俱坠而死。郁离子曰:“麋之跃于崖也,不得已也。前有崖而后有虎,进退死也。
- 拼音hǔ
- 注音ㄏㄨˇ
- 笔划8
- 繁体虎
- 五笔HAMV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2) 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虎,山兽之君。——《说文》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4) 凡伤害物类之虫,也以虎名之 。如:蝇虎;蝎虎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本草纲目》(5) 姓形容词(1) 比喻威武勇猛 。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2) 比喻残酷凶暴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动词(1) 〈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2) 吓唬。也作“唬” 。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