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虎的词语
- 476、踞虎盘龙:犹言龙蟠虎踞。形容地势雄伟壮丽。
- 477、熊据虎跱:比喻群雄割据的形势。
- 478、引虎拒狼:亦作'引狼拒虎'。 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
- 479、引狼拒虎:亦作'引狼拒虎'。 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
- 480、拒虎进狼: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
- 481、拒狼进虎: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
- 482、虎骨酒: 虎骨酒hǔgǔjiǔ (1) 用虎骨浸泡的药酒,有止痛、祛风寒等功效 英 tiger-bone liquor
- 483、酒龙诗虎: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 484、九虎: 指王莽的九个将军。
- 485、虎鲸:虎鲸(学名:Orcinus orca):是哺乳纲、海豚科中体型最大的物种。
- 486、鲸吞虎据:比喻气概豪迈或气魄盛大。参见:[[吞牛]]
- 487、鲸吞虎噬: 像鲸鱼和老虎一样吞食。多比喻吞并土地财物。
- 488、虎穽:捕虎的陷阱。比喻艰险的境地。
- 489、虎睛圆: 一种药名,主治治小儿惊风壮热,痰涎壅滞,精神昏愦,睡多惊啼,或发搐搦,目睛直视。
- 490、二虎竞食:此典故发生于东汉末年时期,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
- 491、虎牙桀立:如虎牙之状,像群桩而立,比喻山势险峻。
- 492、擒虎拿蛟:比喻制服战胜强敌。
- 493、杀虎斩蛟: 本文。
- 494、抱虎枕蛟:意思是双手抱着老虎,送枕着蛟龙。比喻处境危险。
- 495、捉虎擒蛟:蛟:蛟龙。能上山捉老虎,下海擒蛟龙。比喻本领大。
- 496、江东三虎: 指宋代杨纮、王鼎、王绰。三人曾提点江东刑狱,竞相揭露举发官吏隐罪,无所宽贷,所部官吏目为“三虎”。
- 497、弜头虎子: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板楯蛮的别称。
- 498、假虎张威: 犹言狐假虎威。
- 499、假虎:比喻借用他人之势作威作福的人。
- 500、虎戟: 1.古代虎贲之士所执的戟。 2.泛指警卫之士。
- 拼音hǔ
- 注音ㄏㄨˇ
- 笔划8
- 繁体虎
- 五笔HAMV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2) 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虎,山兽之君。——《说文》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4) 凡伤害物类之虫,也以虎名之 。如:蝇虎;蝎虎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本草纲目》(5) 姓形容词(1) 比喻威武勇猛 。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2) 比喻残酷凶暴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动词(1) 〈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2) 吓唬。也作“唬” 。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