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虎的词语
- 201、郑氏群虎:五代时郑昌八子的合称。
- 202、虎争: 1.比喻争夺的剧烈。
- 203、龙争虎斗: 比喻双方势均力敌,斗争或竞赛激烈。
- 204、龙虎真人: 指张天师。
- 205、龙威虎振: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 206、文虎章: 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勋章名。
- 207、虎掌: 虎掌hǔzhǎng (1) 天南星之别名。中药 例 饰琥珀于虹栋。——唐·李朝威《柳毅传》 英 arisaema tuber
- 208、龙争虎战: 比喻双方势均力敌,斗争或竞赛激烈。
- 209、龙战虎争: 比喻双方势均力敌,斗争或竞赛激烈。
- 210、邅迹虎:跛足老虎。
- 211、贼虎:虎狼般的贼人。
- 212、老虎竈: 一种烧开水的大灶。亦指供应开水的店。
- 213、老虎灶: 一种烧开水的大灶。亦指供应开水的店。
- 214、灶前老虎:方言。猫的别称。
- 215、虎凿:北方方言,形容做事鲁莽,不假思索,不顾后果的蛮干。
- 216、虎跃龙腾:喻奋发有为。
- 217、祝虎院:旧时对犹太教堂的称呼。祝虎djuhud的音译,阿拉伯和波斯语中对犹太人之称。
- 218、没羽之虎:《韩诗外传》卷六:'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石也。'后因以'没羽之虎'指怪石。
- 219、嵎虎: 1.负嵎之虎。语出《孟子.尽心下》。
- 220、与虎谋皮: 与虎谋皮yǔhǔ-móupí (1) 同老虎商量,要剥下它的皮。比喻跟所谋求的对象有利害冲突,决不能成功。后多指跟恶人商量,要他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定办不到。本作“与狐谋皮” 英 doomed petition like asking a tiger for its hide
- 221、虎卣:口缘直径10.4×9.0公分,重5.09公斤这件虎卣高35.7公分,口缘直径10.4×9.0公分,重5.09公斤。即为西周时期精品,“虎食人卣”代表非凡的神话象征,是虎食人?或护卫人?众说纷纭,无法定啄,因此现今此件瑰宝只称之为“虎卣”,去了中间“食人”两字。
- 222、蝇虎: 1.蜘蛛的一种。体小脚短﹐色白或灰﹐不结网。常在墙壁上捕食苍蝇和其他小虫。俗称苍蝇老虎。
- 223、虎头飞鹰:比喻触犯强者或权贵。也泛指不知厉害,做有生命危险的事。
- 224、鹰视虎步: 见“鹰视狼步 ”。
- 225、鹰扬虎视: 如鹰飞扬,似虎雄视。形容威武奋勇。
- 拼音hǔ
- 注音ㄏㄨˇ
- 笔划8
- 繁体虎
- 五笔HAMV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2) 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虎,山兽之君。——《说文》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4) 凡伤害物类之虫,也以虎名之 。如:蝇虎;蝎虎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本草纲目》(5) 姓形容词(1) 比喻威武勇猛 。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2) 比喻残酷凶暴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动词(1) 〈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2) 吓唬。也作“唬” 。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