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蠡的词语

  • 26、旋蠡:即旋螺。
  • 27、奚蠡:瓢。
  • 28、瓮天蠡海:自瓮窥天,以瓢测海。喻识见短浅。
  • 29、谷蠡王:匈奴 官名。冒顿 单于设置,分左右,位在屠耆王之下,管理军事和行政,由单于子弟担任。《汉书·宣帝纪》:“五凤 四年,匈奴 单于称臣,遗弟谷蠡王入侍。”后用称北方少数民族的首领。唐 张柬之《出塞》诗:“手擒 郅支 长,面缚谷蠡王。”参阅《史记·匈奴列传》。
  • 30、铜蠡:铜制的螺形铺首。 一种铜制号角。
  • 31、蠡勺:一瓢勺。
  • 32、蠡器:即瓠瓢。
  • 33、蠡浦:即蠡湖。
  • 34、蠡母: 1.大螺号。
  • 35、熐蠡:匈奴村落。
  • 36、鹿蠡:即谷蠡。匈奴藩王封号﹐权位在单于下。
  • 37、蠡酌管闚:用瓢量海水,从竹管里看天。比喻见识浅薄,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片面。
  • 38、蠡酌管窥:比喻见识浅薄﹐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片面。
  • 39、瓠蠡: 1.用葫芦制成的盛器。
  • 40、蠡湖:湖名。在江苏省无锡市东南。相传春秋越范蠡伐吴时开造。
  • 41、蠡湖公馆:因滨临太湖且滨湖镇在其区境人,故称滨湖区。
  • 42、管蠡:'管窥蠡测'的略语。比喻狭小的识见。
  • 43、蠡沟:中医经络腧穴学。
  • 44、蠡舫:小游船。
  • 45、范蠡: 范蠡Fàn Lǐ (1) 春秋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出身微贱。仕越为大夫,擢上将军。他与文种协助勾践着手重建国家。经过长期准备,逐步为灭吴作好准备。前484年,吴王已杀谋臣伍子胥,勾践欲发兵攻吴,为他劝止。次年,吴王夫差率国精锐北上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与晋国争霸,只留老弱残兵与太子在国看守,他认为是进攻吴国良机,便与勾践率师伐吴,大获全胜。后游齐国。至陶,改名陶朱公,经商致富。晚年放情太湖山水,爱好养鱼。著《计然篇》、《养鱼经》。其言论还见于《国语·越语下》和《史记·货殖列传》等 英 Fan Li
  • 46、瘯蠡:皮肤病。
  • 47、持蠡:谓拿瓠瓢测量海水。比喻见识浅陋。
  • 48、蠡测: 蠡测lícè (1) 即蠡酌。以瓠瓢测量海水。比喻见识短浅,以浅见量度人,“以蠡测海”的略语 例 以蠡测海。——《汉书·东方朔传》 例 蠡测管窥 英 measure the sea with an oyster shell—have a shallow understanding of a person or subject;shortsighted
  • 49、管蠡窥测:犹言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片面,见识短浅
  • 50、管窥蠡测: 管窥蠡测guǎnkuī-lícè (1) 管中视天,以瓢量海水,喻眼光狭小,见识不广或不自量力 例 我昨儿晚上的话竟说错了,怪不得老爷说我是“管窥蠡测”!——《红楼梦》三十六回 英 take a narrow view of sth;look at the sky through a bamboo tube and measure the sea with a calabash——restricted in vision and shallow in understanding
  • 拼音lí,lǐ
  • 注音ㄌㄧˇ
  • 笔划21
  • 繁体
  • 五笔XEJJ
  • 五行

基本释义

lí名词(1) 瓠瓢,用葫芦做的瓢以蠡测海。——《汉书·东方朔传》(2) 又如:蠡升(容量一升的瓢子);蠡帽(防矢石的盔帽。其形似瓠瓢,故名);蠡勺(一瓢勺);蠡见(喻肤浅的见识);蠡酌管窥(用瓢量海水,从竹管里看天。比喻见识浅薄,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片面)(3) 另见lǐ;luólǐ动词虫蛀木 。引申为器物久磨将断的样子蠡,虫啮木中也。——《说文》。段玉裁注:“蠡之言剺也,如刀剺物。”以追蠡。——《孟子》(1) ——人名、地名用字。如:范蠡(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蠡县(在河北省中部);蠡湖(在江苏无锡市东南)(2) 另见lí;luó名词(1) 通“蠃”。蜾蠃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汉· 班昭《东征赋》。注:“蠡与蠃古字通。”(2) 另见lí;l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