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议的词语
- 101、猪仔议员: 对被收买、利用的国会议员的鄙称。
- 102、诌议: 指自己的不成熟的言谈议论,亦指浅陋的议论,多用于第一人称的自谦之语。
- 103、衆议:众人的议论。《汉书·王莽传上》:“臣 莽 子女诚不足以配至尊,復听众议,益封臣 莽 。” 汉蔡邕 《陈政要七事疏》:“诚当博览众议,从其安者。” 晋陶潜 《祭从弟敬远文》:“常愿携手,寘彼众议。”《旧唐书·卢怀慎传》:“ 李杰 勤苦絶伦,贞介独立,公家之事,知无不为,干时之材,众议推许。”
- 104、衆议院: 一些国家两院制议会的下议院的名称之一。亦省称“众院”。如:美 众院否决平衡预算法修正案。
- 105、衆议成林: 谓众人的议论可使人相信平地上出现森林。比喻流言多可以乱真。《淮南子·说山训》:“众议成林,无翼而飞。”高诱注:“众人皆议平地生林,无翼之禽能飞,凡人信之以为实然也。”
- 106、众议成林:比喻流言多可以乱真。
- 107、置议:议论﹐评论。
- 108、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
- 109、争议: 争议zhēngyì (1) 争论 例 尚有争议 英 dispute
- 110、诏议:下诏命令论议。
- 111、啧室之议:春秋时期,齐桓公当政的时候,曾建立的让人们议论朝政的制度。
- 112、赞议:参议。
- 113、説议:议论;谈论。《墨子·非儒下》:“有强执有命以説议曰:‘寿夭贫富,安危治乱,固有天命,不可损益;穷达赏罚幸否有极,人之知力,不能为焉。’”《韩非子·八奸》:“其於説议也,称誉者所善,毁疵者所恶,必实其能,察其过,不使羣臣相为语。” 汉王充 《论衡·定贤》:“復召为光禄大夫,常居左右,论事説议,无不是者。”
- 114、辕议:车夫的议论。泛指街谈巷议。
- 115、圆桌会议:国际会议的形式。这种会议为避免因席位主次而引起纠纷,采取各国代表围绕圆型桌子进行谈判的形式,以示与会各方地位平等,故名。
- 116、众议院: 众议院zhòngyìyuàn (1) 某些国家或州的议会的下院 英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2) 某些一院制国家的议会,如卢森堡的众议院 英 Chamber of Deputies
- 117、预议:参与商议。
- 118、豫议:参与计议。
- 119、舆议: 1.舆论。
- 120、迂议:明贺应保撰。
- 121、御前会议:君主或摄政的太后召集的会议。
- 122、异议: 异议yìyì (1) 不同的意见 例 每有四方异议,辄召入问筹策。——《后汉书·耿列传》 例 异议蜂起,高谈不息。——唐·卢照邻《南阳公集序》 例 持异议 英 objection;dissent (2) 法律用语。指法官对案件判断有不同意见 例 提出异议 英 opinion
- 123、遗议: 1.谓遭致异议和非议。 2.指遗漏未及之评论。
- 124、彝议:不变之论。
- 125、言议: 1.议论﹔言论。
- 拼音yì
- 注音ㄧˋ
- 笔划5
- 繁体議
- 五笔YYQY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言,义声。本义:商议,讨论)(2) 同本义议,语也。——《说文》议,谋也。——《广雅》。按,谓论事之宜。唯酒食是议。——《诗·小雅·斯干》法而不议。——《荀子·王制》赵王悉召群臣议。——《史记》(3) 又如:议计(商议合计);议妥(商量妥当);议婚(商谈联姻之事)(4) 评议是非议论证据古今。——韩愈《柳子厚墓志铭》(5) 又如:议勋(评议功勋);议语(谈论)(6) 选择乃议侑于宾。——《仪礼·有司彻》。注:“犹择也。”(7) 又如:议才(选拔人才)(8) 议处;议罪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司马迁《报任安书》(9) 又如:议状(论罪定刑的文书);议处(清制对有过失的官吏,交吏部拟定处罚办法);议惩(评议罪刑给予惩处);议刑(议罪以定刑)(10) 议论,特指议论政事故圣人议多少论厚薄为之政。——《韩非子·五蠹》大功言而不议。——《礼记·闲传》(11) 通“仪”(yí)。忖度议之而后动。——《易·系辞上》昔先王议事以制。——《国语·郑语》。王引之云:“议,读为仪。”博学不可使议世。——《墨子·非儒》。王念孙云:“仪,议古字通。”名词(1) 意见、看法、判断或评价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资治通鉴》(2) 又如:议计(意见和计策);议论风生(比喻能言善道,语辞生动有味) [查看更多]
Y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