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议的词语
- 226、议处: 1.谓议定其罪给予处分。 2.计议处理。
- 227、议定书: 议定书yìdìngshū (1) 一种国际文件,是缔约国关于个别问题所取得的协议,通常是正式条约的修正或补充;国际会议上经过各方签字的会议记录 英 protocol
- 228、议策:讨论谋划。
- 229、议行: 1.谓评议其生平行事。 2.拟议施行。
- 230、议事: 议事yìshì (1) 商讨官方的事务;商议公事 英 discuss official business
- 231、议室:议事之室。
- 232、议堂:议论政事之堂。
- 233、议定:商议决定。 谓疑议有定论。
- 234、议官:言官﹔谏官。
- 235、议干:谋略才干。
- 236、议郎:官名。汉代设置﹔为光禄勋所属郎官之一﹐掌顾问应对﹐无常事。汉秩比六百石。多征贤良方正之士任之。晋以后废。
- 237、议论风生:形容谈论广泛﹑生动而又风趣。
- 238、议员: 议员yìyuán (1) 在议会中有正式代表资格,享有表决权的成员 英 member of parliament(MP);assembly man;congressman
- 239、议院: 议院yìyuàn (1)议会 英 Parliament
- 240、议量:权衡裁夺。
- 241、议断:论议裁断。
- 242、议政:议论政事。
- 243、议疏:犹义疏。疏解经籍的著作。议﹐通"义"。
- 244、议会制: 即代议制。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治制度。采取这种制度的国家,在宪法中规定议会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 245、议会: 议会yìhuì (1) 某些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英 parliament
- 246、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法的评论是非曲直、表明主张态度的文体。通常要求具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样式有社论、评论、读后感等。
- 247、议案: 议案yì’àn (1) 提供会议讨论决定的提案 英 bill;recommendation;proposal;bills and draft resolutions
- 248、议论: 议论yìlùn (1) 评议讨论时表示的意见 英 remark
- 249、謡议:谣谚和议论。
- 250、议筵:议官的席位。
- 拼音yì
- 注音ㄧˋ
- 笔划5
- 繁体議
- 五笔YYQY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言,义声。本义:商议,讨论)(2) 同本义议,语也。——《说文》议,谋也。——《广雅》。按,谓论事之宜。唯酒食是议。——《诗·小雅·斯干》法而不议。——《荀子·王制》赵王悉召群臣议。——《史记》(3) 又如:议计(商议合计);议妥(商量妥当);议婚(商谈联姻之事)(4) 评议是非议论证据古今。——韩愈《柳子厚墓志铭》(5) 又如:议勋(评议功勋);议语(谈论)(6) 选择乃议侑于宾。——《仪礼·有司彻》。注:“犹择也。”(7) 又如:议才(选拔人才)(8) 议处;议罪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司马迁《报任安书》(9) 又如:议状(论罪定刑的文书);议处(清制对有过失的官吏,交吏部拟定处罚办法);议惩(评议罪刑给予惩处);议刑(议罪以定刑)(10) 议论,特指议论政事故圣人议多少论厚薄为之政。——《韩非子·五蠹》大功言而不议。——《礼记·闲传》(11) 通“仪”(yí)。忖度议之而后动。——《易·系辞上》昔先王议事以制。——《国语·郑语》。王引之云:“议,读为仪。”博学不可使议世。——《墨子·非儒》。王念孙云:“仪,议古字通。”名词(1) 意见、看法、判断或评价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资治通鉴》(2) 又如:议计(意见和计策);议论风生(比喻能言善道,语辞生动有味) [查看更多]
Y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