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讳的词语
- 51、大讳: 大禁忌。 谓天子之死。
- 52、称讳: 1.称呼名字。
- 53、不可讳: 死的婉辞。
- 54、不讳: 不隐讳。 不避尊长的名字。 死亡的婉辞。
- 55、辟讳: 1.避讳。
- 56、忌讳之禁:基本解释:指禁忌的言论或举动。
- 57、不讳之变:不讳:死的委婉说法;变:变故。指人的死亡
- 58、毋庸讳言: 毋庸讳言(wú yōng huì yán)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毋庸指不用。
- 59、无可讳言: 无可讳言wúkě-huìyán (1) 大可不必隐讳,直言相告即可 例 事实俱在,无可讳言 英 undeniable;indisputable;past dispute;there is no denying the fact
- 60、无庸讳言:无庸:不用。讳言:不敢或不愿说。不用顾忌,可以直说。也作“毋庸讳言”。
- 61、上讳下讳:旧时称先人,不直呼其名,每曰上讳某﹑下讳某。上讳即名之上一字,下讳即名之下一字。
- 62、不讳之路: 谓忠言直谏之路。
- 63、不讳之门: 犹不讳之路。
- 64、不讳之朝:可直言不讳的朝代。谓政治清明之世。
- 65、讳败推过:讳:隐瞒。隐瞒失败,推托过失
- 66、讳言: 讳言huìyán (1) 因有所顾忌而隐讳不说 英 dare not or would not speak up;avoid referring to;avoid to say
- 67、讳屈:谓因有所顾忌而不直书其事。屈﹐同"曲"。
- 68、讳恶: 1.讳与恶。讳﹐先王之名﹔恶﹐忌日﹐一说国家之大凶大灾。 2.嫌憎。
- 69、讳过:隐瞒过错或失误。
- 70、讳亡:谓忌言亡国。
- 71、讳兵畏刑:谓慎于用兵和用刑。
- 72、讳辟: 1.亦作"讳辟"。 2.隐匿回避。
- 73、讳匿:隐匿﹔藏匿。
- 74、讳免:隐瞒回避。
- 75、讳讦:谓因顾忌而不敢直言揭发。
- 拼音huì
- 注音ㄏㄨㄟˋ
- 笔划6
- 繁体諱
- 五笔YFNH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言,韦声。本义:避忌。有顾忌而躲开某些事或不说某些话)(2) 同本义讳,誋也。——《说文》讳,避也。——《广雅·释诂三》卒哭乃讳。——《礼记·曲礼》舍故而讳新。——《礼记·檀弓》昭王之忌讳。——《周礼·小史》讳名不讳姓。——《孟子·尽心下》《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公羊传·闵公元年》(3) 又如:直言不讳;讳名(对尊长避免说写其名,表示尊敬的心意);讳恶(先王的名讳与国家的凶恶);讳亡(忌言亡国)(4) 隐;隐蔽恐犯忌而干讳。——《楚辞·谬谏》。注:“所隐为讳。”(5) 又如:讳疾(隐瞒缺失);讳匿(隐匿;藏匿);讳过(隐瞒过错或失误);讳恶不悛(隐恶不改悔)(6) 畏,怕击断无讳。——《史记·范蔡传》不讳强大。——《战国策·秦策》。注:“犹辟也。”(7) 死的婉辞 。如:讳所(死难之地);讳日(死亡之日);讳问(死讯)名词(1) 忌讳的事情有公讳。——《礼记·玉藻》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2) 又如:犯讳(3) 旧时指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汉讳 武帝名“ 彻”为通。—— 韩愈《讳辩》子厚讳 宗元。——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