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词的词语
- 76、小词: 按谱填写的短篇歌词。 民间歌谣或曲艺。犹小调。
- 77、兴词:荐举之言。
- 78、序词: 序词xùcí (1)演说、表演或非戏剧的文学作品的序言或导言 英 prologue
- 79、形容词: 形容词xíngróngcí (1) 很多语言中均有的主要词类中的一种。主要用来修饰名词的词,表示事物的特征 英 adjective
- 80、虚费词说: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81、虚词: 虚词xūcí (1) 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汉语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 英 function word,empty word;form word (2) 虚夸不实的言辞 例 这都是狗儿一片虚词,老爷千万莫信。——《三侠五义》 英 boastful words
- 82、体词:语法名词。名词﹑代词﹑数词﹑量词的总称。
- 83、同义词: 同义词tóngyìcí (1) 词义完全相同或相近的词 英 synonym
- 84、通词: 1.传话。 2.指译员。
- 85、同音词: 同音词tóngyīncí (1) 字义不同,语音相同的词;字形相同,字义不同的词亦为“同音词” 英 homonym
- 86、山词: 犹山歌。
- 87、声词:声音言词。指动听的话。
- 88、实体词:旧称名词与代词为实体词。
- 89、实词: 实词shící (1) 意义比较具体的词。现代汉语的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英 notional word (2) 传达一种思想或形象的词 英 full word
- 90、书词: 见“书辞 ”。
- 91、数词: 数词shùcí (1) 代表数目的词。数词连用或者加上别的词,可以表示序数、分数、倍数、概数,如“第一、七成、三分之一、两倍、三五十、七十出头” 英 number; numeral
- 92、说词:[ shuō cí ] :辩解的言辞。
- 93、人间词话:《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
- 94、曲词: 见“曲辞 ”。
- 95、清词妙句:华丽清新的辞句。
- 96、清词: 清丽的词句。
- 97、情词: 1.犹口供。 2.感情与言词。 3.陈情之词。
- 98、平词: 1.犹平语。 2.即评话。
- 99、纳兰词:纳兰词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
- 100、南宫词纪: 词语解释⒈ 散曲选集。明代陈所闻编。六卷。与《北宫词纪》合称《南北宫词纪》。保存了部分不常见的明人散曲。
- 拼音cí
- 注音ㄘˊ
- 笔划7
- 繁体詞
- 五笔YNGK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2) 同本义词,意内而言外也。——《说文》词色甚强。——《世说新语·轻诋》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杜甫《石壕吏》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宗臣《报刘一丈书》(3) 又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声色);词锋(犀利的文笔,好像刀剑的锋芒);词不达意(4) 诗文中的词语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5) 又如:词科(文词科场;科举考场);词场(文坛、文苑、文辞荟萃的地方;文词科试的场所);词翰(词章);词章(文辞的通称。后用以专称诗赋文章而言)(6) 状纸;诉讼次日,一乘轿子抬到县门口,正值知县坐早堂,就喊了冤,知县叫补进词来。——《儒林外史》(7) 又如:词状(状词;诉状);词因(原因,情由。多指供词,讼状所陈述的内容);词讼(同辞讼。诉讼)(8)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 。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动词说,告诉其词于宾曰。——《礼记·曾子问》 [查看更多]
C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