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词的词语
- 776、词笔:指有韵和无韵的文字﹐亦指赋诗作文的才能。
- 777、笔词:犹文辞。
- 778、闭幕词: 闭幕词bìmùcí (1) 集会、会议结束时,发表的演讲 英 closing address
- 779、鄙词:鄙俚之词。
- 780、卑词: 见“卑辞 ”。
- 781、北宫词纪: 散曲选集。明代陈所闻编。六卷。与《南宫词纪》合称《南北宫词纪》。其中所收汤式、陈铎和编者自己所作的散曲,有部分为他书所未收。
- 782、只词褒贬: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 783、褒词: 含有褒义的词,如‘坚强’、‘勇敢’等。也说褒义词。
- 784、褒意词: 褒义词是情感词语的一种,俗名“好字眼儿”,又称“褒词”。凡含有赞赏、嘉许、褒扬、奖掖、喜爱、尊敬、美好、吉祥等感情色彩意义上的词,就是褒义词。褒义词多为形容词或副词。
- 785、褒义词: 褒义词bāoyìcí (1) 含有褒义的词 英 commendatory term
- 786、包揽词讼: 包揽词讼bāolǎn císòng (1) 词讼:诉论。包打官司,从中敲诈勒索 例 旧社会就有一些勾结官府的 英 act as shyster;practise legal chicanery
- 787、谤词:指责的言词。 毁谤之词。
- 788、一般词汇: 一般词汇是相对于基本词汇而言,在一种语言词汇系统中,除去基本词汇以外的一般词汇,包括固定词组。一般词汇是一般词的总和,具有变化迅速,缺少历史稳固性的基本特点。在语言的不断发展变化中,有些一般词逐渐被弃之不用,蜕变为历史词语;有些一般词则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刚刚诞生的。一般词的使用频率和再生能力都不如基本词。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界限是不断变化的,有时是很难确定的,有些基本词可能变成一般词,如封建社会的基本词"皇帝"、"君主"、"太子"等,现在都已变成一般词了;有些一般词,如"党"、"民主"、"电视"、"音响",则逐渐上升为基本词。同时,基本词和一般词又是紧密相联的,一般词汇中有很多词是新造词,这些新造词都是以基本词汇中的根词为基础创造出来的。一般词汇和基本词汇都是解释活动中常用的词汇。
- 789、稗官词:指小说野史。
- 790、百喙一词:亦作'百喙如一'。
- 791、词案:诉讼的案卷。
- 792、哀词: 哀词āi cí (1) 用来哀悼、纪念死者的文章 英 dirge;elegy;lament
- 拼音cí
- 注音ㄘˊ
- 笔划7
- 繁体詞
- 五笔YNGK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2) 同本义词,意内而言外也。——《说文》词色甚强。——《世说新语·轻诋》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杜甫《石壕吏》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宗臣《报刘一丈书》(3) 又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声色);词锋(犀利的文笔,好像刀剑的锋芒);词不达意(4) 诗文中的词语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5) 又如:词科(文词科场;科举考场);词场(文坛、文苑、文辞荟萃的地方;文词科试的场所);词翰(词章);词章(文辞的通称。后用以专称诗赋文章而言)(6) 状纸;诉讼次日,一乘轿子抬到县门口,正值知县坐早堂,就喊了冤,知县叫补进词来。——《儒林外史》(7) 又如:词状(状词;诉状);词因(原因,情由。多指供词,讼状所陈述的内容);词讼(同辞讼。诉讼)(8)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 。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动词说,告诉其词于宾曰。——《礼记·曾子问》 [查看更多]
C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