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词的词语

  • 126、词根: 词根cígēn (1) 词的主要组成部分,词义构成的基础部分 英 root
  • 127、词法: 词法cífǎ (1) 语法内容之一,包括词的构成、组合,词形变化等内容 英 morphology
  • 128、词人才子:人品才能超出众人。
  • 129、词位: 词位cíwèi (1) 某些语言学家给语言词汇的基本单位起的名称 英 lexeme
  • 130、词尾: 词尾cíwěi (1) 构词成分之一,加在词的最后,表示某些附加意义或语法意义,如“躺着”的“着”、“同胞们”的们 英 suffix
  • 131、词素: 词素císù (1) 语言中构成词的要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又叫“语素”。 英 morpheme
  • 132、词族: 词族cízú (1) 在单一语言中的一组同源词 例 所属的词族 英 word family
  • 133、一词: 一言;一语。 同样的言辞。 一首词。
  • 134、台词: 台词táicí (1) 戏剧表演中角色讲的话,分为对白,独白,旁白 英 stage lines
  • 135、南词: 1.指南戏﹑南曲或昆曲。明徐渭有《南词叙录》﹑魏良辅有《南词引正》,清吕士雄有《南词定律》,都是论南戏或昆曲的专着。 2.指弹词一类说唱故事。
  • 136、名词: 名词míng cí 1.  表示名称(如人、动物)的词。 英 noun; substantive; 2.  除代词外,在句子中用作动词的主语或宾语的词,或是在独立结构中表示名称的词,或是在联系动词后作表语用的词。
  • 137、歌词: 歌词gēcí (1) 声乐作品中的词句 例 平凡的歌词配上壮丽的音乐 英 words of a song
  • 138、单词: 单词dāncí (1) 词(区别于“词组”) 英 word
  • 139、动词: 动词dòngcí (1) 词类中的其特性是主要作谓语语法核心的词,它陈述动作、情况、变化的词,如跑、哭、有、在、听、读、漂动、上升等 英 verb
  • 140、词典: 词典cídiǎn (1) 收集词汇按某种顺序排列并加以解释供人检查参考的工具书 英 dictionary
  • 141、词语: 词语cíyǔ (1) 词和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 例 新词典词语丰富,信息量大 例 运动界的技术性词语 英 words and expressions
  • 142、词曲: 词曲cí-qǔ (1) 词和曲的合称 英 a general term for ci and qu
  • 143、词句: 词句cíjù (1) 词和句子;字句 例 空洞的词句 英 words and phrases (2) 措辞 例 用热情洋溢的词句描写 英 terms
  • 144、隽词: 1.犹隽语。
  • 145、踏歌词: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张说所制。又称《缭踏歌》。《乐府诗集》卷八二"近代曲辞"录唐崔液《踏歌词》二首。
  • 146、解词:即解状。
  • 147、繇词: 1.见"繇辞"。
  • 148、连系词: 连系词liánxìcí (1) 连接主语与谓语的一种形式,有时带着自己的某种附加意义(如英语中“that looks good”中的looks,“he got sleepy”中的got),有时不带附加意义(如“that is right”中的is) 英 copula
  • 149、系词: 系词xìcí (1) 逻辑上指命题中联系主词与宾词来表示肯定或否定的部分 英 copula
  • 150、砌词:拼凑编造不实之词。
  • 拼音
  • 注音ㄘ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NGK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2) 同本义词,意内而言外也。——《说文》词色甚强。——《世说新语·轻诋》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杜甫《石壕吏》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宗臣《报刘一丈书》(3) 又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声色);词锋(犀利的文笔,好像刀剑的锋芒);词不达意(4) 诗文中的词语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5) 又如:词科(文词科场;科举考场);词场(文坛、文苑、文辞荟萃的地方;文词科试的场所);词翰(词章);词章(文辞的通称。后用以专称诗赋文章而言)(6) 状纸;诉讼次日,一乘轿子抬到县门口,正值知县坐早堂,就喊了冤,知县叫补进词来。——《儒林外史》(7) 又如:词状(状词;诉状);词因(原因,情由。多指供词,讼状所陈述的内容);词讼(同辞讼。诉讼)(8)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 。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动词说,告诉其词于宾曰。——《礼记·曾子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