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试的词语
- 201、试舌:谓春来禽鸟初鸣。
- 202、试射:谓主持考试射箭。
- 203、闪试:宋代指对车辆适应突然变化能力的测试。
- 204、石蕊试纸:石蕊试纸是常用的试纸之一,是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最古老的其中一种方式。
- 205、入试:入场考试。
- 206、肉试:谓以兽躯试验刀剑锋刃之利钝。
- 207、试铨: 1.谓经过考试﹔量才授官。
- 208、铨试:通过考试进行选拔。
- 209、铨试格:铨试的规章制度。
- 210、秋试: 秋试qiūshì (1) 明清时秋天举行乡试故称 英 autumn examination;civil examination held in the capital of a province
- 211、试铺: 1.科举考试时应考人员所居号房内的铺席。
- 212、试片: 1.在公开放映之前﹐内部先试映的影片。 2.指试映影片。
- 213、试判:唐代选拔人才的考试项目之一。考察其审定文字的能力以断定其文理是否优长。
- 214、试拍:实拍前对新场景的总体综合演习。
- 215、拍试:宋代擢补下级基层武官,先要比试弓马,称"拍试"。
- 216、牛刀小试: 牛刀小试niúdāo-xiǎoshì (1) 比喻有大本事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显身手。也说“小试牛刀” 英 a master hand’s first small display;needless waste of energy
- 217、拈周试晬:旧时习俗。小儿周岁时,罗列很多物件,让其拈取,以为可以试测其将来的性情志趣。俗称抓周。
- 218、试墨: 1.犹试笔。 2.检验墨的质量。 3.宋代以来﹐参加科举考试中者的文章的汇编﹐称之为试墨。参见"试墨帖"。 4.明清科举试卷名目之一。乡试﹑会试时﹐应试者用墨笔书写的试卷。亦借指八股文。
- 219、试墨帖: 1.汇集科举考试中式者文章的帖子。
- 220、墨试:犹笔试。
- 221、试茗:品茶﹔饮茶。
- 222、药敏试验: 用药敏实验进行药物敏感度的测定,以便准确有效的利用药物进行治疗。
- 223、免试:依照有关规定免除考试。
- 224、试用买卖: 约定买受人先行试用标的物,然后在一定期间内再决定是否购买的买卖合同。例如:甲向乙出售某种产品,约定乙在试用一周内再决定是否购买,该买卖即为试用买卖。这种买卖常见于某些新产品的推销销售领域。
- 225、屡试屡验:验:有效果。多次试验,都很灵验。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試
- 五笔YAAG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言,式声。本义:用;任用)(2) 同本义试,用也。——《说文》明试以功。——《虞书》今予将试以汝迁。——《书·盘庚》师干之试。——《诗·小雅·采芑》兵革不试。——《礼记·乐记》吾不试。——《论语》私人之子,百僚是试。——《诗·小雅·大东》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礼记·乐记》(3) 又如:试兵(用兵)(4) 尝试试,尝也。——《广雅》不可试也。——《易·无妄》臣请试之。——《战国策·秦策》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孟子·梁惠王上》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宋· 苏轼《浣溪沙》(5) 又如:试啼(试着啼哭);试药郎中(方言。庸医诊病时以病试药);试试缩缩(即畏畏缩缩,不敢大胆前进);试水(尝试品尝茶水)(6) 初次使用思试之斗以觇之。——《聊斋志异·促织》(7) 又如:试酌(初饮)(8) 试验试用于今日,先帝称之曰能。——诸葛亮《出师表》又试之鸡,果如成言。——《聊斋志异·促织》(9) 又如:试守(试任某一官职);试儿(旧时试测小儿性情和志趣的习俗。也称“抓周”、“试周”);试晬(周岁测试小孩);试艺(试验才艺);试年庚(古时风俗在除夕夜聚博,以胜负来作为来年运气的征兆)(10) 考查;考试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清· 周容《芋老人传》及试吏呼名至史公, 公瞿然注视。——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11) 又如:试验(考查;验证);试判(考试);试官(主持考试的官)(12) 试探;刺探白发不相负,青阳始试旬。——清· 王夫之《元日折梅次定山韵》(13) 又如:试风头(剌探情况);试旬(探求;探寻)(14) 通“弑”。旧称臣杀君、子杀父母等行为受命之臣,专征云试。——《汉书》副词相当于“姑且”王试出兵以观之。——《史记·周本纪》 [查看更多]
S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