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貌的词语

  • 151、貌相:容貌;外表。谓根据外貌判断人。
  • 152、貌望:犹外貌。
  • 153、貌形:形状;状貌。
  • 154、貌状:外貌;形象。
  • 155、貌象: 1.亦作"貌像"。 2.形象;相貌。
  • 156、貌肖:谓形貌相似。
  • 157、貌托:犹假托。
  • 158、貌阅:验看人的面貌,以核实户籍册上登记的人数和年龄。这是隋唐时为防止民间漏报户口﹑隐瞒年龄以逃避赋役所采取的措施。
  • 159、貌禅:面部表情如僧徒入禅。形容入神的样子。
  • 160、貌容:容貌。
  • 161、貌堂堂:形容人的仪表壮伟。
  • 162、貌像: 1.亦作"貌像"。 2.形象;相貌。
  • 163、貌受:谓表面上接受。
  • 164、貌匮:谓表面装作穷困。
  • 165、貌取:谓描画其形貌。
  • 166、貌合形离:貌:表面上。表面上很合得来,而行动上却又差异很大。
  • 167、貌色:犹容貌。
  • 168、貌执:以礼相待。
  • 169、貌如其心:外貌长得象他的心一样宽厚老实。
  • 170、貌侵:1.1.亦作"貌侵"。 2.状貌丑陋短小。或以为谓状貌不扬。
  • 171、貌合情离:指两个人表面合得来,实际上感情不合
  • 172、貌合行离: 貌合行离mào hé xíng lí (1) 表面上很亲密而实际上怀有二心 英 be apparently acquiescing while countrary-minded;be friendly apparently but in fact not;seemingly in harmony but actually at variance
  • 173、貌合心离: 貌合心离mào hé xīn lí (1) 表面上很亲密而实际上怀有二心 英 be apparently acquiescing while countrary-minded;be friendly apparently but in fact not;seemingly in harmony but actually at variance
  • 174、貌似强大:表面好像强大,实际却很虚弱。
  • 175、貌离神合:意思指表面上不同而实质上一致。
  • 拼音mào
  • 注音ㄇㄠ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EERQ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豹省,皃(mào)声。本作“皃”,从“人白”,象人面形。儿,古文“人”字。本义:面容,相貌,容貌)(2) 同本义(外在的仪表,生就的形象)皃,颂仪也。——《说文》。按,面之神气曰颂,面之形状曰皃。夫皃情之华也。——《国语·晋语》貌思恭。——《论语》。皇疏:“动容谓之皃。”貌耸神溢。——唐· 李朝威《柳毅传》人之貌有与也。——《庄子·养生主》子产蹴然改容更貌。——《庄子·德充符》貌甚寝。——明· 魏禧《大铁椎传》(3) 又如:貌团团(形容面容姣圆、丰润的样子);貌侵(容貌丑陋);貌妍(容貌美丽);貌寝(相貌丑陋、消瘦);貌状(外貌;形象);貌容(容貌);貌色(容貌);貌肖(形貌相似)(4) 外表的形象,外观貌恭而心不服。——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5) 又如:貌为风厉(表面上做出严厉的样子);全貌(事物的全部情况;全部面貌);貌似(面貌相似。或指事物外表相似而内在不同)(6) 神态,面部神情貌若男子所以恭敬,妇人之所以姣好也。——《说苑·脩文》貌若甚戚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7) 又如:貌禅(面部表情如僧徒入神。形容入神的样子)(8) 通“緢”。细微的丝简孚有众,惟貌有稽。——《书·吕刑》。《说文》引作“帷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