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走的词语

  • 576、逋走:逃走,逃亡。
  • 577、不胫而走: 不胫而走bùjìng’érzǒu (1) 没有小腿却能跑。形容消息等传播迅速 英 spread far and wide;get round fast;run without leg
  • 578、走镳: 1.亦作"走镳"。 2.旧谓保镖者护送人或货物。
  • 579、走镖: 1.亦作"走镳"。 2.旧谓保镖者护送人或货物。
  • 580、走马扬鞭:骑着马走,挥着马鞭加速。
  • 581、鞭灵走石:丹溪黄初平,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修炼,四十余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遂得相见,问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东。初起往视之,但见白石而还。初平与俱往看之,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见晋葛洪《神仙传.黄初平》。后因以"鞭灵走石"为神人叱石成羊的典故。
  • 582、走遍天涯:形容到过的地方很多
  • 583、走遍天下:什么地方都去过。
  • 584、有理走遍天下: 1.只要有道理﹐任何地方都行得通。
  • 585、牵着鼻子走: 牵着鼻子走qiānzhe bízi zǒu (1) 牛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的。被牵着鼻子走,就比喻受人支配,盲目地听命于人 例 他模糊地感觉到自己的生活要听从美兰的安排,有时简直是被美兰牵着鼻子走 英 to lead by the nose
  • 586、走马喉痹:喉痹暴发暴死。
  • 587、笔走龙蛇: 笔走龙蛇bǐzǒu-lóngshé (1) 形容书法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 英 not only style of writing is free and easy,but also fast
  • 588、飞沿走壁: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589、飞檐走壁: 飞檐走壁fēiyán-zǒubì (1) 形容武艺高强的人身轻如燕,能在房檐、墙壁上行走如飞 例 施展飞檐走壁之能,越墙而入 英 fly over the eaves and run on the walls;fly over walls and walk over defenses;leap onto roofs and vault over walls
  • 590、飞车走壁:杂技的一种,演员骑着自行车,开着摩托车或特制的小汽车,在口大底小的钢木结构的圆形构筑物内壁上奔驰。
  • 591、走壁飞檐:檐:屋檐。壁:墙壁。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灵巧轻便,能够在房檐上飞,在墙壁上行走。
  • 592、走币:奉赠礼金;送礼。
  • 593、避走: 1.因回避而走开。 2.因避害而逃跑。
  • 594、蹦走: 1.跳跃着走。
  • 595、迸走:犹逃跑。迸,通'屏'。
  • 596、走伻:派遣仆从。
  • 597、犇走: 1.急走;逃跑。 2.奔波。谓为一定目的而来往忙碌。 3.汉王莽时所设官名。太子"四友"之一。
  • 598、走奔: 1.逃奔。 2.奔往,快步前往。 3.谓奔走服役。
  • 599、走及奔马:走路的速度赶上奔跑的马儿,形容走路飞快。
  • 600、骏奔走: 1.急速奔走。
  • 拼音zǒu
  • 注音ㄗㄡ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HU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2) 同本义走,趋也。——《说文》来朝走马。——《诗·大雅·緜》某将走见。——《仪礼·士相见礼》险其走。——《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若蝉之走明火也。——《吕氏春秋·期贤》在位者皆反走辟。——《大戴礼记·诸侯迁庙》扁鹊望 桓侯而还走。——《韩非子·喻老》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韩非子·五蠹》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海外北经》双兔傍地走。——《乐府诗集·木兰诗》飞沙走砾。——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录毕,走送之,不敢稍愈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几欲先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3) 又如:走马观花;走堂的(跑堂的);走塘的(跑堂的);走百病(元宵节妇女出游,认为可驱邪除祟);走骤(飞奔。疾驰);走丸(如丸迅速旋转);走解(在跑动的马背上表演特技);走三家不如坐一家(比喻专心一事,比较容易成功)(4) 逃跑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已而燕军攻 安平,城坏, 齐人走,争涂。——《史记·田单列传》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战国策·燕策一》田荣即引兵归,逐其王假, 假亡走 楚。——《史记·项羽本纪》老官,走了牛也!走了牛也!——《西游记》(5) 又如:走避(逃去,避开);走北(战败而逃);走匿(逃走躲避)(6) 往。奔向某地渔者走渊,木者走山。——《淮南子》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 咸阳。—— 唐· 杜牧《阿房宫赋》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史记·李将军列传》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晁错《论贵粟疏》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若蝉之走明火也。——《吕氏春秋》走诉行御史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7) 又如:走起(起身,起床);走转(逃转,返回;转,转圈儿)。又如:走奔(快步前往);走晤(走访,前往相见);走趟(走,前往);走谒(前往拜见);走趋(奔往;前往)(8) 泄漏不是旧话儿走了风,却是甚的!——《西游记》(9) 又如:走作(超出范围或改变原来的样子);走泄(走漏;泄露);走阳(精泄不止;遗精);走话(说话泄露秘密);走火入魔(因过分沉溺于某种事情,而方法又不正确,以致身心受到伤害)(10) 丧失,失去沟不要深,则不走肥。——《沈氏农书》(11) 又如:走油(旧法用桐油漆饰器物,油饰融褪,称为“走油”);走板(唱歌时不合节拍);走失(丧失;丢去);走泄(放泄,流失)(12) 步行 。如:走班(行走的序列);走差(服役奔走)(13) 遵循;沿着 。如:走群众路线;走水路(14) 拜访,访问 。如:走娘家;走亲戚(15) 旅游 。如:走遍全国(16) ∶滚开,离开 。如:走吧,你这号人物,在这一带是没有人要的(17) 改变 。如:走作(走样;出错);走了大褶儿(出了大错);走色(变色;褪色);走局,走味(失却原味);走相(走样)名词(1) 泛指兽类上无逸飞,下无遗走。——汉· 张衡《西京赋》(2) 车轮以车两走,轴间广大以圉。——《墨子》(3) 仆人,有时含蔑称意我议欲板筑,群走皆不怡。——《建德新墙》(4) 又如:走吏(供奔走的小吏);走史(走使。指仆役);走胥(小吏);走脚(跑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