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走的词语
- 151、走回头路: 走回头路zǒu huítóulù (1) 比喻倒退,或按已经不合时宜的老规矩办事 例 你放心,中央的政策说得那么明白,不会再走回头路了 英 take the road back;return to old practices (2) 比喻顺原路倒退回去 例 出了大牢这才几天,他就又东偷西摸起来,真是走回头路 英 retrace one's steps
- 152、走马报:指武则天宠臣张昌宗﹑张昌仪辈作恶的报应。走,指狗。
- 153、走马楼: 1.唐代楼名,在骊山华清宫。 2.四周都有走廊可通行的楼屋。
- 154、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 词语解释⒈ 虫蛀鸟啄能使梁柱毁坏,蚊虻的叮咬可使牛羊奔跑。比喻微小的有害因素,可以酿成大祸。
- 155、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词语解释⒈ 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 156、行走如飞:行:走路。走路的步子快捷如飞
- 157、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词语解释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sān shí liù jì,zǒu wéi shàng jì ]⒈ 指陷入困境时,别无办法,一走了事。英the best policy is to go away;引证解释⒈ 见“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国语辞典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sān shí liù jì zǒu wéi shàng jì ]⒈ 事态已经难以挽回,别无良策,唯有一走了事。参见「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条。引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常言道的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喜得我是孤身,又无家小连累,不若收拾了细软行李,打个包儿,悄悄的躲到别处,另做营生,岂不干净?」元·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我打他不过,『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只是跑,只是跑。」
- 158、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词语解释⒈ 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159、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词语解释⒈ 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160、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词语解释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sān shí liù cè,zǒu shì shàng jì ]⒈ 谓局面已无可挽回,别无良策,只能一走了事。亦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引证解释⒈ 谓局面已无可挽回,别无良策,只能一走了事。 《南齐书·王敬则传》:“是时上疾已篤。 敬则 仓卒东起,朝廷震惧。引东昏侯 在东宫,议欲叛,使人上屋望,见 征虏亭 失火,谓 敬则 至,急装欲走。有告 敬则 者, 敬则 曰:‘ 檀公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亦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卷九:“渊材 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常言道的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余易木 《初恋的回声》七:“女婿比较机灵,一看形势不妙,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溜之大吉。”国语辞典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sān shí liù cè zǒu shì shàng jì ]⒈ 事态已经难以挽回,别无良策,唯有一走了事。也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三十六著,走为上著」。引《南齐书·卷二六·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 161、三十六着,走为上着: 词语解释三十六着,走为上着[ sān shí liù zhe,zǒu wéi shàng zhe ]⒈ 同“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引证解释⒈ 同“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引《水浒传》第二回:“娘道:‘我儿,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只恐没处走。’”清 李玉 《牛头山》第七出:“皇爷不要着急,三十六着走为上着。”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没有法子。‘三十六着,走为上着’,最没有弊病的是莫如不沾手。”
- 162、死诸葛走生仲达: 同“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
- 163、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词语解释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sǐ zhū gé xià zǒu shēng zhòng dá ]⒈ 同“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引证解释⒈ 同“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引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续记》:“倒是活人在依靠死人的余光,想用‘死 诸葛 吓走生 仲达 ’,我不大佩服这些活家伙。”
- 164、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词语解释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sǐ zhū gé néng zǒu shēng zhòng dá ]⒈ 三国时蜀军主帅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将姜维等遵亮遗命,秘不发丧,缓缓退军。魏军主帅司马懿(仲达)率军追击,却见蜀军帅旗飘扬,孔明纶巾羽扇,端坐车中(实乃木人)。懿恐中计,勒马逃回。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能走生仲达。”见《三国演义》第一〇四回。后用以指人虽死,余威犹在。引证解释⒈ 三国 时 蜀 军主帅 诸葛亮 病死军中。 蜀 将 姜维 等遵 亮 遗命,秘不发丧,缓缓退军。 魏 军主帅 司马懿 ( 仲达 )率军追击,却见 蜀 军帅旗飘扬, 孔明 纶巾羽扇,端坐车中(实乃木人)。引懿 恐中计,勒马逃回。百姓为之谚曰:“死 诸葛 能走生 仲达。”见《三国演义》第一〇四回。后用以指人虽死,余威犹在。 傅尃 《题自书精神一到何事不成横卷》诗:“君不闻‘死 诸葛 能走生 仲达 ’,千古奇事真堪诧。”
- 165、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 词语解释⒈ 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 166、拳头上走的马,臂膊上立得: 词语解释拳头上走的马,臂膊上立得人[ quán tou shàng zǒu de mǎ,bì bó shàng lì dé rén ]⒈ 见“拳头上站的人,肐膊上走的马”。引证解释⒈ 见“拳头上站的人,肐膊上走的马”。
- 167、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词语解释 ⒈ 见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
- 168、迷走神经:第十对脑神经。由延髓发出,分布在头﹑颈﹑胸﹑腹等部,有调节内脏﹑血管﹑腺体等机能的作用。
- 169、路在人走,事在人为: 词语解释⒈ 路是人走出来的事情成功是人做出来的。指在一定条件下,事情的好或坏在于人的主观努力。
- 170、离弦走板儿: 词语解释⒈ 比喻说话或做事偏离公认的准则。
- 171、呼鹰走狗: 词语解释⒈ 放出鹰狗去追捕野兽。指打猎游荡的生活。
- 172、絶走: 词语解释絶走[ jué zǒu ]⒈ 迅速奔跑。
- 173、飞金走玉:指金黄色的太阳。在器物表面黏贴金粉。 用作装饰的金箔。
- 174、乘船走马三分命:比喻乘船骑马常有危险。
- 175、便步走: 便步走biànbùzǒu (1) 以轻松、随便的步伐行进,与正步相对而言 英 march at ease!
- 拼音zǒu
- 注音ㄗㄡˇ
- 笔划7
- 繁体走
- 五笔FHU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2) 同本义走,趋也。——《说文》来朝走马。——《诗·大雅·緜》某将走见。——《仪礼·士相见礼》险其走。——《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若蝉之走明火也。——《吕氏春秋·期贤》在位者皆反走辟。——《大戴礼记·诸侯迁庙》扁鹊望 桓侯而还走。——《韩非子·喻老》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韩非子·五蠹》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海外北经》双兔傍地走。——《乐府诗集·木兰诗》飞沙走砾。——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录毕,走送之,不敢稍愈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几欲先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3) 又如:走马观花;走堂的(跑堂的);走塘的(跑堂的);走百病(元宵节妇女出游,认为可驱邪除祟);走骤(飞奔。疾驰);走丸(如丸迅速旋转);走解(在跑动的马背上表演特技);走三家不如坐一家(比喻专心一事,比较容易成功)(4) 逃跑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已而燕军攻 安平,城坏, 齐人走,争涂。——《史记·田单列传》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战国策·燕策一》田荣即引兵归,逐其王假, 假亡走 楚。——《史记·项羽本纪》老官,走了牛也!走了牛也!——《西游记》(5) 又如:走避(逃去,避开);走北(战败而逃);走匿(逃走躲避)(6) 往。奔向某地渔者走渊,木者走山。——《淮南子》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 咸阳。—— 唐· 杜牧《阿房宫赋》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史记·李将军列传》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晁错《论贵粟疏》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若蝉之走明火也。——《吕氏春秋》走诉行御史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7) 又如:走起(起身,起床);走转(逃转,返回;转,转圈儿)。又如:走奔(快步前往);走晤(走访,前往相见);走趟(走,前往);走谒(前往拜见);走趋(奔往;前往)(8) 泄漏不是旧话儿走了风,却是甚的!——《西游记》(9) 又如:走作(超出范围或改变原来的样子);走泄(走漏;泄露);走阳(精泄不止;遗精);走话(说话泄露秘密);走火入魔(因过分沉溺于某种事情,而方法又不正确,以致身心受到伤害)(10) 丧失,失去沟不要深,则不走肥。——《沈氏农书》(11) 又如:走油(旧法用桐油漆饰器物,油饰融褪,称为“走油”);走板(唱歌时不合节拍);走失(丧失;丢去);走泄(放泄,流失)(12) 步行 。如:走班(行走的序列);走差(服役奔走)(13) 遵循;沿着 。如:走群众路线;走水路(14) 拜访,访问 。如:走娘家;走亲戚(15) 旅游 。如:走遍全国(16) ∶滚开,离开 。如:走吧,你这号人物,在这一带是没有人要的(17) 改变 。如:走作(走样;出错);走了大褶儿(出了大错);走色(变色;褪色);走局,走味(失却原味);走相(走样)名词(1) 泛指兽类上无逸飞,下无遗走。——汉· 张衡《西京赋》(2) 车轮以车两走,轴间广大以圉。——《墨子》(3) 仆人,有时含蔑称意我议欲板筑,群走皆不怡。——《建德新墙》(4) 又如:走吏(供奔走的小吏);走史(走使。指仆役);走胥(小吏);走脚(跑腿)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