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身的词语

  • 276、龙身: 龙的身躯。 《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歆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阖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后以“龙身”形容人有声名。
  • 277、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词语解释⒈  说出口的话和做出的事无需选择。形容说的话及做的事都很正确。
  • 278、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词语解释⒈  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
  • 279、花月之身:以:拿;治:惩处。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
  • 280、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 词语解释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 jī cái qiān wàn,bù rú báo jì zài shēn ]⒈  谓学会一种技能,胜于积财千万。引证解释⒈  谓学会一种技能,胜于积财千万。引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廕,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 281、后身: 后身hòushēn (1) 身体的后背部分 例 我只看见个后身,认不清是谁 英 the back of a person (2) 上衣等的背后部分 例 这件衬衫后身太长了 英 the back of a garment
  • 282、单身贵族:贵族 guìzú ∶权贵的家族。多指帝王的内外亲族,或中央或地方的大豪族。也叫“华族”∶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以及现代君主国家统治阶级的上层,有特殊权位或世袭权位
  • 283、胆大包身:胆比整个身体都大。形容胆量极大,无所畏惧。
  • 284、单丁之身:丁:成年男子;单丁:独子。指没有兄弟的成年男子。
  • 285、独善其身: 独善其身dúshàn-qíshēn (1) 指修身养性,保全己身,不管世事。现也指只顾自己,不管集体 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营天下。——《孟子·尽心》 例 卒不忍独善其身。——清·林觉民《与妻书》 例 君子立言,非苟显其理,将以启天下之方悟者;立行,非独善其身,将以训天下之方动者。——《后汉书·丁鸿传》 英 maintain personal integrity during chaotic times;pay attention to one's own moral uplift
  • 286、长身鹤立:鹤立:像鹤站立。形容瘦而高的人
  • 287、长身玉立:形容女子身材苗条。
  • 288、出师未捷身先死:出征讨敌尚未报捷而身先死去。
  • 289、抱身儿:〈方〉衣服的大小、肥瘦正合体型。
  • 290、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词语解释⒈  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成语解释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 291、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词语解释⒈  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成语解释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 292、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词语解释⒈  甲:铠甲,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成语解释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 293、自身: 自身zìshēn (1)自己 例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英 self;oneself (2) 亲自 英 personally;in person
  • 294、转身: 转身zhuǎnshēn (1) 转过身子看后面或侧面的东西;转过身来 英 turn round;face about
  • 295、一身: 一身yīshēn (1) 全身,浑身 例 一身正气 英 the whole body;all over the body;from head to foot (2) 一套(衣服) 例 一身新衣服 英 suit (3) 一个人 例 孑然一身 英 single person
  • 296、下身: 下身xiàshēn (1) 身体的下半部 英 the lower part of the body (2) 外生殖器,阴部 英 privates; private parts;genital (3) 裤子 英 trousers
  • 297、修身: 修身xiūshēn (1) 陶冶身心,涵养德性 例 修身养性 英 cultivate one's moral character
  • 298、文身: 文身wénshēn (1) 在人的皮肤上刺绘出有颜色的花纹或图形 例 断发文身 英 tattoo
  • 299、身边:1.身体的周边。 2.身体的近旁。 3.指随身存放钱物的地方。
  • 300、身上: 身上shēnshang (1) 身体上 例 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 英 on one's body (2) 随身携带 例 身上没带笔 英 have sth. with one
  • 拼音shēn
  • 注音ㄕㄣ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TMDT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2) 同本义身,躬也。象人之形。——《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论语·乡党》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王述之《经义述闻》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身也者,亲之枝也。——《礼记·哀公问》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礼记·祭义》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身首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 庄不得击。——《史记·项羽本纪》(3) 又如:身边钱(随身带的钱);身品(身材);身伴(身旁);身边人(贴知伺候的奴婢,妾);身首分离(人的头和躯体分开。指被杀);身殃(谓身遭灾殃);身牖(身体的窗子,指耳朵);身无长物(比喻人的穷困)(4) 物件的主体部分枞,松叶柏身;桧,柏叶松身。——《尔雅·释木》亥有二首六身。——《左传·襄公三十年》(5) 又如:树身;河身(6) 自己,自身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远者数世,近者及身。——清· 黄宗羲《原君》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唐· 韩愈《原毁》(7) 又如:身己(本身,指属于自己的事);身外(自己以外,自身之外);身愆(己身的过失)(8) 生命,性命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9) 又如:献身;奋不顾身;舍身救人(10) 地位或身分惟恐或后,竞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清· 周容《芋老人传》(11) 又如:身名俱泰(物质生活优裕,名望亦崇高);身地(出身地位)(12) 毕生,一辈子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唐· 韩愈《答李翊书》(13) 又如:身后萧条(死后景况凄凉,没有遗下产业、钱财或子女)副词(1) 亲身,亲自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韩非子·五蠹》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 秦川。——《三国志·诸葛亮传》(2) 又如:身历(亲身经历)动词(1) 怀孕大任有身,生此文王。——《诗·大雅·大明》。大任:周文王之母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清· 林觉民《与妻书》(2) 又如:身已(妇人怀孕);身怀六甲(即怀孕);身瑞(身孕)(3) 体验尧、 舜性之也; 汤、 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孟子》(4) 担当中有贤子自为家督,遂起而身父母之任焉。——明· 李贽《战国论》(5) 担任自奉天入,琯身中军先锋。 ——《新唐书》量词用于衣服 。如:一身衣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