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身的词语

  • 126、一上青山便化身: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武昌阳新县北山上有望夫石,若人立者。传云:昔有贞女,其夫从役,走赴国难,携弱子,饯送此山,立望而死,形化为石。"后因以"一上青山便化身"形容妇人的坚贞。
  • 127、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词语解释⒈  以:拿;治:惩处。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
  • 128、逸身:使身体安闲舒适。犹养身。
  • 129、一身两头:一个人同时有两个主张。比喻无所适从。
  • 130、一身两任:指一个人担任两个职务
  • 131、一身二任:任:职务,责任。指一个人同时承担两种职务或担负双重责任。
  • 132、一身而二任: 一人承担两种任务。
  • 133、一身做事一身当: 俗谚。谓自己做事(有时指犯罪),自己承担责任。 亦作:一人作罪一人当
  • 134、一身作事一身当:一个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敢于承担责任
  • 135、一身五心: 谓杂念纷扰。
  • 136、羊毛出在羊身上: 1.比喻某处所花费者,仍从某处取回。
  • 137、业身:佛教语。罪孽之身。
  • 138、一登龙门,身价十倍: 词语解释⒈  忽然得到荣耀,从而身价倍增。
  • 139、遗身: 1.超然物外;避世隐居。 2.犹舍身。 3.遗迹。 4.即遗体。
  • 140、引身: 1.抽身;引退。
  • 141、易身:犹换位。指君位被簒夺。
  • 142、元身:谓美德之身。
  • 143、隐身草: 隐身草,隐身草儿yǐnshēncǎo,yǐnshēncǎor (1) 一种传说中可凭借它隐蔽自身的草,比喻用来遮盖隐蔽自己的人或事物 英 person acting as cover
  • 144、营身:谓保养身体。
  • 145、影身草:传说中的一种可以使人隐形的草。比喻掩盖真相的某种借口。
  • 146、影身: 僧人死后的肉身。佛家以身为幻影,故称。 隐蔽身体。
  • 147、远身:躲开,抽身而去。
  • 148、云水身:指行脚僧﹑游方道士。
  • 149、有身: 有身yǒushēn (1) 妇女怀孕,今说“有身子” 例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清·林觉民《与妻书》 英 be pregnant
  • 150、有身分:受人尊重﹐有社会地位。
  • 拼音shēn
  • 注音ㄕㄣ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TMDT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2) 同本义身,躬也。象人之形。——《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论语·乡党》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王述之《经义述闻》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身也者,亲之枝也。——《礼记·哀公问》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礼记·祭义》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身首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 庄不得击。——《史记·项羽本纪》(3) 又如:身边钱(随身带的钱);身品(身材);身伴(身旁);身边人(贴知伺候的奴婢,妾);身首分离(人的头和躯体分开。指被杀);身殃(谓身遭灾殃);身牖(身体的窗子,指耳朵);身无长物(比喻人的穷困)(4) 物件的主体部分枞,松叶柏身;桧,柏叶松身。——《尔雅·释木》亥有二首六身。——《左传·襄公三十年》(5) 又如:树身;河身(6) 自己,自身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远者数世,近者及身。——清· 黄宗羲《原君》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唐· 韩愈《原毁》(7) 又如:身己(本身,指属于自己的事);身外(自己以外,自身之外);身愆(己身的过失)(8) 生命,性命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9) 又如:献身;奋不顾身;舍身救人(10) 地位或身分惟恐或后,竞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清· 周容《芋老人传》(11) 又如:身名俱泰(物质生活优裕,名望亦崇高);身地(出身地位)(12) 毕生,一辈子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唐· 韩愈《答李翊书》(13) 又如:身后萧条(死后景况凄凉,没有遗下产业、钱财或子女)副词(1) 亲身,亲自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韩非子·五蠹》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 秦川。——《三国志·诸葛亮传》(2) 又如:身历(亲身经历)动词(1) 怀孕大任有身,生此文王。——《诗·大雅·大明》。大任:周文王之母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清· 林觉民《与妻书》(2) 又如:身已(妇人怀孕);身怀六甲(即怀孕);身瑞(身孕)(3) 体验尧、 舜性之也; 汤、 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孟子》(4) 担当中有贤子自为家督,遂起而身父母之任焉。——明· 李贽《战国论》(5) 担任自奉天入,琯身中军先锋。 ——《新唐书》量词用于衣服 。如:一身衣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