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邓的词语

  • 51、邓氏铜山:以'邓氏铜山'指财源或致富之资。
  • 52、邓家无子:晋邓攸,字伯道永嘉中为石勒所俘,后逃至江南。南逃时,步行,担其儿及侄儿,度不能两全,乃弃子全侄。后竟无子,卒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见《晋书.良吏传.邓攸》。后以'邓家无子'谓无子嗣。
  • 53、邓恩铭:(1900— 1931)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 54、邓通钱: 1.汉代邓通铸造的钱。
  • 55、邓橘:汉代南阳郡邓县所产的橘子。以其著名,故称。
  • 56、邓稼先:1.物理学家。(1924—1986),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 57、邓邓浑浑: 邓邓浑浑dèngdèng-húnhún (1) 形容混沌不清的样子 例 纷纷絯絯遍天涯,邓邓浑浑大地遮。——《西游记》 英 chaos
  • 58、邓通:西汉蜀郡南安 今四川乐山 人。因得文帝宠幸,官至上大夫,赐钱无数。又赐以蜀郡严道铜山,许自铸钱,邓氏钱遂遍天下。后世遂以'邓通'为钱的代称。
  • 59、邓小平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阐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 60、邓攸无子:晋邓攸,字伯道永嘉中为石勒所俘,后逃至江南。南逃时,步行,担其儿及侄儿,度不能两全,乃弃子全侄。后竟无子,卒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见《晋书.良吏传.邓攸》。后以'邓攸无子'谓无子嗣。
  • 61、邓林: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树林。 比喻荟萃之处,聚汇之所。 古地名。
  • 62、邓邓呆呆:呆笨迟钝貌。邓,用同'钝'。
  • 63、呆邓邓:呆笨迟钝貌。邓,用同'钝'。
  • 64、呆呆邓邓:呆笨迟钝貌。邓,用同'钝'。
  • 65、邓演达: (1895-1931)国民党左派领袖之一。广东归善(今惠阳)人。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早年加入同盟会。1922年参加讨伐陈炯明的战役。曾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部长。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后,辞职前往苏联。1930年回国,建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进行反蒋活动。1931年被捕,在南京被秘密杀害。
  • 66、邓艾吃:《三国志.魏志.邓艾传》:"﹝邓艾﹞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后即以"邓艾吃"谓人口吃。
  • 67、尘邓邓:尘土弥漫之状。
  • 68、邓颖超: (1904-199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河南光山人。1919年五四运动时,与周恩来等领导天津学生爱国运动,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与周恩来结婚。曾任中共中央妇委书记、中共苏区中央局秘书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同周恩来一起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统一战线工作。建国后,任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主要著作编为《邓颖超文集》。
  • 69、邓世昌: (1849-1894)清末海军将领。广东番禺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历任兵舰管带、总兵,加提督衔。在中日黄海海战中,率致远舰将士奋勇作战,虽弹尽舰伤,仍下令加速撞击敌舰吉野号,以求同归于尽,不幸被鱼雷击中,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 70、惭邓禹:南朝齐王融急于功名,自认为很有声望,想在三十岁内就做到公卿,结果只做了中书郎,因此曾抚案而叹:"为尔寂寂,邓禹笑人。"见《南齐书·王融传》﹑《南史·王融传》。按,东汉邓禹二十四岁就封侯,故云。后以"惭邓禹"指因功名迟暮而感叹。
  • 拼音dèng
  • 注音ㄉㄥ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CBH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古国名邓,曼姓之国。今属 南阳。从邑,登声。——《说文》(2) 在今河南省邓县。公元前678年为楚所灭邓侯吾离来朝。——《春秋·桓公七年》申吕应 邓。——《国语·郑语》袭楚至 邓。——《史记·屈原贾生列传》(3) 古地名(4) 春秋蔡地,后属楚。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南蔡侯郑伯会于 邓。——《春秋·桓公二年》(5)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汶河以南、运河以北地区(清兖州府境)(6) 战国楚地,秦置邓县,是故邓侯国。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北(7)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孟县西南(8) 姓(邓通:西汉人,以自铸铜钱而成为巨富,后世常用此名比喻富有。邓禹:东汉新野人,字仲华。随汉光武刘秀作战,为东汉开国功臣。邓骘:人名,东汉安帝刘祜的舅父,封为上蔡侯,任大将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