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邮的词语

  • 101、亭邮:古代沿途设置﹑供送文书的人和旅客歇宿的馆舍。
  • 102、邮坛: 邮坛yóután (1) 集邮界 例 邮坛轶闻 英 the circle of collecting stamps
  • 103、邮售: 邮售yóushòu (1) 以邮寄的方法卖东西 英 sell by mail
  • 104、邛邮:指古代蜀郡邛地的邮置。
  • 105、秦邮帖: 1.帖名。
  • 106、秦邮: 今江苏省·高邮县的别称。
  • 107、邮籖: 1.亦作"邮籖"。 2.驿馆驿船等夜间报时的更筹。
  • 108、邮签: 1.亦作"邮籖"。 2.驿馆驿船等夜间报时的更筹。
  • 109、邮骑:古代驿站供运送官物和投递书信所用的马匹。借指传递公文邮件的人。
  • 110、骑邮:指乘马传递文件或书信的人。
  • 111、邮资凭证: 国家(地区)邮政主管部门发行的,作为交寄邮件的纳费标志。包括邮票,印在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邮资邮简上的邮票图案,邮资机打印的邮资符志三大类。
  • 112、欠资邮票:欠资邮票是邮局向收件人收取欠付邮资时贴用的专用邮票。
  • 113、大龙邮票:1878年8月15日(具体发行日期迄今为止未见记载,一般认为大龙邮票的最早发行日期为1878年7月24日至8月1日间),清朝政府海关试办邮政,首次发行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这套邮票共3枚,主图是清皇室的象征——蟠龙。
  • 114、普通邮票:普通邮票指发行量大,适用于各类邮件贴用的邮票,是邮票的主要类别。
  • 115、快信邮票:快信邮票指用于快递邮件上的专用邮票,也叫快递邮票。其图案常常是机车、飞机、时钟、飞禽、天马、天神等,以表示迅速投递和分秒必争的意思。
  • 116、移位邮票: 由于邮票印刷过程中,套色不准,拼板不准,上版不正等原因造成邮票图案或颜色移位的邮票,另外邮票在打齿孔时,也会发生齿孔移位的邮票。
  • 117、变体邮票: 邮票印制过程中,由于印刷技术上的差错而造成有缺陷的邮票,未检验出来,被邮局售出流入市场,称作“变体邮票”。
  • 118、四方连邮票:四方连邮票,《红色90》共收藏了90款经典的邮票四方连。
  • 119、邮票: 邮票yóupiào (1) 由国家邮政部门发行及出售,作为交付邮资之凭证 英 postage stamp
  • 120、特种邮票:为宣传特定事物而专门发行的邮票。题材广泛,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动植物、风景名胜等方面。
  • 121、邮票志号:志号是邮票的顺序编号,是邮票发行情况的记录。
  • 122、邮票折白:邮票在印刷过程中,纸张产生了折叠、卷叠,使折叠和卷叠的那部分没有印上油墨,展开后就出现了一道没有图文的空白,称为邮票折白。
  • 123、税票集邮:税票收藏,也被称为印花类或者印纸类收藏。
  • 124、邮片:即明信片。
  • 125、邮资明信片: 国家(地区)邮政主管部门发行的,印有邮资图案的明信片。有普通邮资明信片、纪念邮资明信片、特种邮资明信片、贺年邮资明信片、风光邮资明信片等种类。
  • 拼音yóu
  • 注音ㄧㄡ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MBH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邑垂。垂,边郵;邑,城邑。“邮”,从邑,由声。本义:古地名。)(2) 同本义邮,左冯翊高陵,从邑,由声。——《说文》。按,邮亭,邮乡,在今陕西西安府高陵县。(3) 传递文书的驿站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因邮上封事。——《汉书》缮治邮亭。——《汉书·赵充国传》(4) 又如:邮吏(驿战管邮递的小官);邮馆(设在驿站的旅店);邮驿(古时办理传送公务信件的地方)(5) 指传送文书的人殷洪乔不为致书邮。——《晋书·殷浩传》(6) 又如:邮人(传递公文书信的人)(7) 古代井田间田官督耕所居的庐舍 。如:邮舍(古代田官督耕居住的庐舍)(8) 通“尤”。过失,罪过不知其邮。——《诗·小雅·宾之初筵》邮又甚焉。——《国语·晋语四》。韦昭注:“邮,过也。”以显朕邮。——《汉书·成帝纪》(9) 又如:邮罚(判人罪过,处罚其身)动词(1) 传递;邮寄 。如:邮子(驿卒。传送文书、公物的差役);邮书(寄递的书信);信已经邮去;这月给母亲邮三十元(2) 通“尤”。责怪己无邮人。——《荀子·成相》罪人不邮其上。——《荀子·议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