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部的词语

  • 276、贰部:指侍郎。因系六部尚书的副职,故称。
  • 277、腭部: 腭部èbù (1) 腭的部分 英 palatine
  • 278、队部: 队部duìbù (1) 属于一个队组织的办公室或司令部 英 the office or headquarters of a team,etc.
  • 279、独孤部:匈奴部落之一。
  • 280、都部:统率兵众。
  • 281、胴部:指躯体。
  • 282、栋鄂部:明建州女真诸部之一。因居栋鄂水(即鸭绿江支流佟佳江上游大鸦儿河)而得名。散居在佟佳江中游以西的栋鄂水流域以及大二河﹑大鸦河﹑小鸦河﹑半拉江﹑北古河﹑南古河一带。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为努尔哈赤所并。
  • 283、东部: 东部dōngbù (1) 一定地域中靠东的部分 英 east;eastern
  • 284、丁部: 三国·魏·荀勗把国家藏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唐以后改为经、史、子、集。丁部即集部。
  • 285、党部: 1.派别。 2.政党的领导组织或机构。
  • 286、大部: 大部dàbù (1) 大部分,为数众多的人或物 例 歼敌大部 英 a greater part
  • 287、村部: 1.村落,村庄。
  • 288、丛曹剧部:指官府里繁重的公务。
  • 289、祠部:官名。三国魏尚书有祠部曹,掌礼制,历代因之。北周始改为礼部。隋唐别置祠部曹,属于礼部,掌祠祀﹑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卜祝﹑医药等,及僧尼簿籍。宋元迭有变革,明改为祠祭司。
  • 290、朝部:犹朝班。
  • 291、残部: 残部cánbù (1) 吃败仗的残存的军队 例 鬼子残部已不多 英 remnants of the forces
  • 292、参部:参加吏部的遴选。
  • 293、边部: 1.边境地区。 2.守边部队。
  • 294、戊部候: 东汉官名。属戊己校尉。
  • 295、五部洲: 即五大洲。
  • 296、武装部队: 军队。
  • 297、外部矛盾:哲学概念。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部原因。
  • 298、外部联系: 指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外部的、表面的、偶然的、非本质的联系。
  • 299、条贯部分: 谓条理贯穿,部位分明。
  • 300、田部吏:古时征收田赋的官吏。
  • 拼音
  • 注音ㄅㄨ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UKBH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邑,(fǒu)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汉地名。约在今甘肃省天水、清水、秦安、两当、礼县、徽县一带)(2) 同本义部,天水狄部。——《说文》(3) 古代军事编制单位,后泛指部队,军队瑜为前部大督。——《三国志·周瑜传》(4) 又如:部阵(队伍);部校(部队;泛称武官);部将(部下的武官;军中偏将)(5) 中央行政官署。有时也称一般衙署、地方行政官署还部白府君。——《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6) 又如:部费(向吏部行贿以便批准任职所用的钱);部尺(由工部制造的标准尺);部曹(旧指京师各部司官);部堂(清代各部尚书、侍郎称部堂。又各省总督多带兵部尚书衔者,也叫部堂);国防部;外交部;财政部(7) 地区。古代监察或行政区域名河东二十八县,分为两部。——《汉书·尹翁归传》(8) 部落曾祖莫护跋, 魏初率其诸部入居 辽西。——《晋书》(9) 分类,门类名属教坊第一部。——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10) 又如:部索(分部搜索);部居(分门别类的排列);古籍分经、史子、集四部(11) 部分 。如:上部;南部(12) 单位 。如:编辑部;批发部(13) 军队领导机构 。如: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师部动词(1) 统率汉王部五诸侯兵。——《史记·项羽本纪》(2) 又如:部人(被统率的人);部握(统管,掌握);部率(统率)(3) 安排,布置部署诸将。——《汉书·高帝纪》。注:“分部而署置。”(4) 又如:部索(部署搜索罪人)(5) 管辖 。如:部县(所辖之县,属县);部领(统辖率领);部事(所属的事情)量词(1) 用于书籍、机器、电影等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2) 又如:一部书,两部机器,三部电影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