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重的词语
- 51、自重感: 简单的说就是觉得自己很重要。深一步来讲,可以说是一种接受自己并喜欢自己的感觉。是一种对自己的认可和热爱。
- 52、任重而道远:比喻责任重大,道路又遥远,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 53、引重致远:指负载沉重而可以到达远方。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天地,做出宏伟的业绩。
- 54、风险权重:一种衡量投资组合总体风险大小的一种方法,估算不同种类投资的风险大小,给每种投资一个权重值,表示它在多种投资方式中的重要性。
- 55、位高权重: 地位高、权力大,掌握着许多实权部门,许多人的“生杀”大权、许多人的财政命脉;掌握着许多单位、许多人都得罪不起的部门。
- 56、百度权重: 是爱站、站长工具等网站推出的针对网站关键词排名预计给网站带来流量,划分等级0-10的第三方网站欢迎度评估数据。百度官方明确表示不承认百度权重。
- 57、任道重远:指可肩负重任的仁人志士。
- 58、重圆记: 剧情简介:安有大儿媳珊瑚十分贤慧,只是过门十年未生有一男,其婆婆安氏亦对珊瑚百般虐待,但珊瑚仍能逆来顺受,每日里吃喝拉睡仍小心伺侯,然婆婆却变本加厉逼儿休妻,休掉了贤慧的珊瑚。不日,那二儿媳又迎娶过门,谁料她却是个刚烈之女,新婚之夜即将那刁婆婆打骂相加教训一顿,而此时那安氏才想起大儿媳珊瑚贤慧之处,遂负罪迎请大儿媳珊瑚回转……。
- 59、破镜重归: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
- 60、威名日重: 力量、势力和名声日益增强显赫。
- 61、比时重: 比叶面积的倒数。
- 62、重命名: 给文件或文件夹等重新起一个名称。
- 63、重典治乱: 典,指的是法典,也就是法律的意思。重典,指的是刑法很重的法律。在乱世,或者可以说社会比较混乱的时候,需要刑法很重的法律来治。
- 64、两重能所:佛学术语,天台山外之异义,以真性而立观境,不许以阴妄之念为所观。
- 65、重难钱:宋代衙前为重难之役,役者往往破产,朝廷酬劳以钱,名"重难钱"。
- 66、绝处重生: 绝处:死路。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 67、举轻若重:意思是指对待简单事情的认真态度,比喻办事细致入微。
- 68、交易权重:交易中各方面因素所占的比重。
- 69、自重自爱:不知道爱惜自己。
- 70、自爱自重: "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爱惜自己的身体,名誉。"。
- 71、至关重要: 至关重要,读音 zhì guān zhòng yào ,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相当地重要,要紧关头是不可缺少。
- 72、功高权重: 功劳大、官位高、权力大。
- 73、权重如山: 权力很大,很重要。比喻有权利地位的人,形容权利像山那样重。
- 74、义重如山:形容讲义气,义气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
- 75、义气深重: 特别的讲义气。
- 拼音zhòng,chóng
- 注音ㄓㄨㄥˋ,ㄔㄨㄥˊ
- 笔划9
- 繁体重
- 五笔TGJF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zhòng形容词(1) (字源见“重”zhòng)(2) 重复,重叠四阿重屋。——《考工记·匠人》。注:“复笮也。”设重帘。——《周礼·掌次》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王无重世之德。——《史记·春申君传》重金兼紫。——《后汉书·吕强传》圜有九重,孰营度之?——《楚辞·天问》(3) 又如:这两个例子重了;重句(重复的文句);重字(重复的字);重卦(重叠八卦);重席(重叠的垫席);重轩(双重栏杆)(4) 双,成对盖二以重。——《仪礼·少牢礼》(5) 又如:重五(阴历五月初五日,即端阳节);重瞳(传说舜与项羽眼中有两个瞳仁)(6) 多重器备。——《左传·成公二年》。注:“犹多也。”(7) 又如:重围(层层包围);重楼(道教称气管为重楼。认为气管有十二节,故又叫十二节重楼);重铠(多重的护身铁甲);重听(听觉不灵)(8) 深(指距离) 。如:重堂(内堂);重渊(深渊);重基(高山)(9) 在家庭关系中,属于比 大或小或疏远一些的辈份、亲属的 。 如:重孙;重庆(祖父母、父母都健在)副词(1) 再次,另一次,重新,又乃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重,再也。——《广雅》面谀以重陛下过。——《史记·李斯传》。索隐:“再也。”(2) 又如:重逢;重科(重新判罪);重行(再次);重光(指日光再现)量词(1) 层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王安石《泊船瓜洲》(2) 又如:兵围数重;一重束缚;重屋(两层的房屋)(3) 种,件 。如:这一重公案动词(1) 怀孕人有重身。——《素问·奇病论》(2) 又如:重身(怀孕);重马(怀孕的马)(3) 另见zhòngchóng形容词(1)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 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2) 同本义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说文》引重致远。——《易·系辞》。虞注:“坤为重。”权然后知轻重。——《孟子》重币也。——《战国策·齐策四》重于九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花重锦官城。—— 唐· 杜甫《春夜喜雨》(3) 又如:重器(象征国家政权的宝器);重绢(厚重的好绢);军令重于山;沉重(分量大;程度深);笨重(庞大沉重);过重(行李、信件等超过规定的重量);重负荷;重囚(指犯有重罪的囚犯);重孝(最重的丧服)(4) 指音强宫谓之重。——《尔雅》。孙注:“宫音浊而迟,故曰重也。”其声重厚,如君之德。——《汉书·律历志》(5) 又如:重读;重音(6) 大引重鼎不程其力。——《礼记·儒行》。注:“大鼎也。”天下重物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于它物乎?——《吕氏春秋》权重也。——《韩非子·五蠹》以求重价。——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7) 又如:重赀(数量很大的钱财);重科(重大的罪);重寄(重大的付托);重才(大才);重治(大治);重柄(大权);重星(大星);重德(大德)(8) 庄重,慎重存之欲其重。——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9) 又如:重人(稳重谨慎的人);重迟(稳重,持重);重固(稳固);重誓(庄重的誓言);重毅(庄重坚毅);重诺(信守诺言);重始(慎重于事物、行为的开始);重详(慎重思考);重慎(慎重);重举(举动慎重)(10) 重要;紧要总兹戎重。——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重于社稷。——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重于三十年前。——孙文《序》?(11) 又如:重列(重要的位次,要职);重位(重要职位,高位);重路(重要的行政区域);重质(重要人质);重职(重要官职)(12) 贵重;尊贵珍器重宝。——汉· 贾谊《过秦论》(13) 又如:重客(贵客);重敬(敬重);重礼(尊重礼仪);重直(犹高价);重货(指金银等贵重财物);重钜(昂贵)(14) 浓厚;浓重 。如:重色(指深浓的颜色);重冰(指厚的冰层);重意(深情厚意);重碧(深绿色)(15) 严肃;严明重罚不用。——《韩非子·五蠹》重以周。——唐· 韩愈《原毁》(16) 又如:重法(严酷的刑法);重辟(死刑)(17) 严重杀人重囚。——清· 方苞《狱中杂记》(18) 又情稍重。(19) 重浊 。如:重气(呼吸困难急促;闷气);重滞(凝滞;阻塞);重迟(迟钝;迟缓;很不敏捷);重涩(迟钝)名词(1) 重量千钧之重,人不轻举。——汉· 桓宽《盐铁论》其耳三寸,其实一升,重一钧。——《周礼·考工记》重四五十斤。——明· 魏禧《大铁椎传》(2) 又如:皮重;失重;体重;载重;荷重;净重;空重;承重;比重;举重;毛重(3) 指辎重。军中载运粮食、器物的车子楚重至于 邲。——《左传·宣公十二年》(4) 又如:重车(古时的战车。装载衣食的车子);重载(古时谓装载辎重等货物)(5) 权力,权势然则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矣。——《韩非子》(6) 又如:重爵(崇高的爵位);重权(重大权力)(7) 姓动词(1) 重视;尊重古者重冠礼。——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我所高重者。——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益重之。——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雅重瑞名。—— 清· 张廷玉《明史》(2) 又如:重文(重视文事);重民(古代重视农业,所以称农民为重民);重言(为人所推重的语言。重视言语);重身(重视身高);重调查研究;重生(珍重身体,爱惜生命);重年(敬重老年人)(3) 加重;增加是重吾不德也。——《汉书·文帝纪》(4) 又如:重比(从严议罪,从重拟刑);重困(加重困苦);重使(加重役使);重怒(增添愤怒);重税(从重征税)(5) 崇尚;推崇 。如:重气(崇尚气节);重学(尊尚学术)(6) 通“动”(dòng)影响且晋人蹙忧以重我。——《左传·僖公十五年》候人不可重也。——《管子·侈靡》副词(1) 极;甚;十分重寒则热。——《素问·阴阳应象》(2) 特别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史记》(3) 另见chóng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