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鉴的词语
- 226、观今宜鉴古:宜:应该;鉴:镜子。观察当今的社会,应以古代为镜子加以借鉴。
- 227、洞鉴古今:洞鉴:明察。深入透彻地了解古今世事。
- 228、天人共鉴:意思是天公、众人皆可审察。
- 229、公鉴: 1.请求对方共同鉴察的敬词。旧时常用为书信套语。
- 230、鉴格:犹法式。
- 231、纲鉴:明清人采用朱熹《通鉴纲目》体例编写通史,于'纲目'﹑'通鉴'各摘一字,称为纲鉴。如明王世贞《纲鉴会纂》﹑袁黄《袁了凡纲鉴》,清吴乘权《纲鉴易知录》等。
- 232、覆车之鉴:比喻失败的教训。
- 233、俯鉴:低头照视。下察。书信或公文中敬词。
- 234、丰鉴:犹赏识。
- 235、鉴别翡翠: 翡翠,也称翡翠玉、翠玉、硬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
- 236、洞鉴废兴:洞鉴:明察。深入透彻地了解历代兴盛衰败情况。
- 237、芳鉴:汉语词语,释义为书信中敬请收信人阅知的敬辞。
- 238、耳鉴:谓鉴藏书画﹐但凭耳闻﹐并无真识。
- 239、电鉴:犹明察。
- 240、鉴达: 1.亦作"鉴达"。 2.明察洞彻。
- 241、达鉴: 1.明察;透彻了解。
- 242、淬鉴:磨镜。古代以金属为镜,日久镜面容易昏暗,故须常加磨治,方能使明亮照人。
- 243、聪鉴:谓明于识察。
- 244、垂鉴:留作鉴戒。 犹言俯察。
- 245、成鉴: 犹殷鉴。指可借鉴的往事。
- 246、辰鉴:犹宸鉴,御览。
- 247、宸鉴:谓皇帝审阅,鉴察。
- 248、鉴澈: 1.见"鉴彻"。
- 249、鉴彻: 1.亦作"鉴彻"。 2.犹洞照。用作敬词。
- 250、料戾彻鉴:含义是料戾,小窗隙。
- 拼音jiàn
- 注音ㄐㄧㄢˋ
- 笔划13
- 繁体鑒
- 五笔JTYQ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金,监声。本义: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2) 同本义鑑,大盆也,一曰鑑诸,可以取明水于月。——《说文》。徐灏曰:“鑑,古祇作堅,从皿以盛水也。其后范铜为之,而用以照形者,亦谓之鑑,声转为镜。”鑑谓之镜。——《广雅》借明于鑑以炤之。——《淮南子·主术》我心匪鑒。——《诗·邶风·柏舟》卫灵公有妻三人,同鑑而浴。——《庄子》春始治鑑。——《周礼》(3) 又如:鉴诸(古代承露取水的器具);鉴燧(方诸和阳燧)(4) 中国古代用青铜制成的镜子 。如:龟鉴;鉴台(镜台);鉴明(镜面明净);鉴洼(凹面镜);鉴团(凸面镜);鉴台(镜台,梳妆台)(5) 借鉴,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槛外诸鉴。——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6) 又如:引以为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鉴戒(以过去的经验为教训)(7) 编年史的一种名称 。如:《资治通鉴》;《了凡纲鉴》;鉴书(历史;史书);通鉴;年鉴;图鉴动词(1) 明察,审查谿极则不鑒。——《吕氏春秋·适音》不能鉴听。——唐· 李朝威《柳毅传》(2) 又如:鉴彻(明察);鉴达人(鉴事人。明察事理的人);鉴貌辨色(察颜观色;看脸色行事);鉴事(明察事理)(3) 照看 。如:鉴人(照人);水清可鉴;鉴微(照见细微的东西)(4) 旧时书信套语,表示请对方看信 。如:某先生台鉴;惠鉴;钧鉴(5) 借鉴,鉴戒哀之而不鉴之。——唐· 杜牧《阿房宫赋》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