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附的词语
- 26、引附:攀附。
- 27、蝇附骥尾而致千里: 词语解释⒈ 苍蝇因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而跑了千里的路程。普通人因沾了贤人的光而名声大振。
- 28、影附: 1.谓如影附形。比喻依附﹐附随。 2.引申指附会。
- 29、云集景附: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声势浩大,响应迅速。
- 30、相附:互相依附;结合。
- 31、香附子: 又称“莎草”。单子叶植物,莎草科。多年生草本。地下块茎纺锤形。茎秆直立,三棱形。叶基生,常裂成纤维状。夏季开花。广布于全世界,为不易清除的杂草。块茎可入药,能疏肝、止痛、调经;也可酿酒或作饲料。
- 32、新附: 1.新近归附。 2.指新近归附的人。 3.新近附入。宋徐铉校改《说文解字》﹐凡经典相承及当时所用而本书未载之字﹐皆补录于每部之后﹐别题曰"新附"。清王鸣盛《蛾术编》有《说字.新附》。
- 33、形影相附: 同“形影相依”。
- 34、悬附:比喻累赘无用之物。
- 35、土附鱼: 鱼名。即塘鳢。
- 36、散附: 零散归附。
- 37、收附: 使归附。
- 38、神不附体:形容心神不定。
- 39、疏附:使疏远者亲附。
- 40、顺附:顺从附合。
- 41、曲附: 曲意阿附。
- 4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词语解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yān fù ]⒈ 皮都没有了,毛还长在哪儿?比喻失去了基础,事物就无法存在。英with the skin gone,what can the hair adhere to — a thing cannot exist without its basis;引证解释⒈ 见“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国语辞典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pí zhī bù cún máo jiāng yān fù ]⒈ 比喻互相依附才能存在。参见「皮之不存,毛将安傅」条。
- 43、附议: 附议fùyì (1) 附和别人的提议而共同提议 英 second a motion;support a proposal
- 44、附会: 附会fùhuì (1) 把不相关的事说成有关;把没有某种意义的事说成有某种意义 英 strain one’s interpretation;draw wrong conclusions by false analogy
- 45、附近: 附近fùjìn (1) 靠近,离某地不远的 英 nearby;neighboring (2) 指附近的地方 例 炸弹落在建筑物附近 英 close to;in the vicinity
- 46、附属: 附属fùshǔ (1) 由某机构所设并受其管辖的单位 例 附属工厂 英 subsidiary;auxiliary
- 47、附着: 附着fùzhuó (1) 较小的物体贴在较大的物体上 英 adhere to;stick to
- 48、趋势附热:追求名声和权势。
- 49、粘附: 粘附niánfù (1) 粘性物质附着在别的物体上 英 adhere
- 50、蛇盘鬼附:比喻相互勾结。
- 拼音fù
- 注音ㄈㄨˋ
- 笔划7
- 繁体附
- 五笔BWFY
- 五行土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阜,付声。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bù)本义:小土丘。《说文》:“附娄,小土山也。”)(2) 沾着,附着如涂涂附。——《诗·小雅·角弓》是故涂不附。——《考工记·轮人》丈人附耳谓先生曰:“有匕首否?”——马中锡《中山狼传》(3) 又如:附缠(附着,纠缠住);附离(附着)(4) 依傍;依附附于诸侯,曰附庸。——《礼记·王制》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史记·魏公子列传》齐人勿附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5) 又如:附势;附籍天潢(依附皇室);附郭(近城的地方;郊外);附纳(依附交结);附顺(依附顺从);附权(依附权贵)(6) 附带 。如:附项(附带的事项);附记(附带记述);附呈(附带送上);附款(文件中的附带条款或款项);附答(附带)(7) 归附荆州之民附 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汉书·食货志》引汉· 贾谊《论积贮疏》(8) 又如:附众(使众人归附);附款(归附款服);附化(归化);附就(俯就,屈己从人);附悦(顺从悦服)(9) 附会 。如:附甲(在他人的奏议上签名以示附议);附合(附会);附讹(附会讹谬)(10) 佩带西门豹急,佩韦以自缓; 董安于缓,带弦以自促。急之与缓,俱失中和,然而韦弦附身,成为完具之人。——《论衡》(11) 靠近燕不用而耳不附。——《韩非子·用人》其附于刑者,归于土。——《周礼·大司徒》(12) 又如:附火(靠近火取暖)(13) 增益刻死而附生谓之墨,刻生而附死谓之惑。——《荀子·礼论》。注:“附,增益也。”(14) 如:附益(增益,增加);附说(增加解说)(15) 搭乘 。如:附搭(搭乘);附舟(搭船)(16) 捎带;寄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唐· 杜甫《石壕吏》(17) 通“抚”(fǔ)。体恤,抚慰昭公之弟商人以 桓公死争立而不得,阴交贤士,附爱百姓。——《史记·齐世家》名词(1) 树木外表的粗皮(2) 中草药“附子”的简称(3) 通“腑”。脏腑臣幸得托肺附。——《汉书·楚元王传》(4) 姓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