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附的词语

  • 251、附景:人的身影。影必随形。故喻为依附追随。
  • 252、附膻: 1.比喻依附恶势力。
  • 253、附狎:亲近熟稔。
  • 254、附慰: 1.安抚﹐抚慰。附﹐通"拊"。
  • 255、附顺:依附顺从。
  • 256、附饰:装饰打扮。
  • 257、附理: 1.比附事理。 2.符合事理。
  • 258、附卷:讼词中附发的案卷。
  • 259、附列:参加行列。
  • 260、附律:增附的律例。
  • 261、附攀: 1.犹攀附。依附巴结。
  • 262、附民:使百姓亲附。
  • 263、附翼攀鳞: 1.同"攀龙附凤"。
  • 264、附驿: 1.交付驿使。
  • 265、附余: 1.超过钱粮征收定额的多馀部分。
  • 266、附项:附带的事项。
  • 267、附讬: 1.依附寄托。《韩非子·诡使》:“而士卒之逃事状匿附託有威之门以避傜赋而上不得者万数。”《北齐书·冯子琮传》:“ 和士开 居要日久, 子琮 旧所附託,卑辞曲躬,事事諮禀。” 宋沉括 《梦溪笔谈·讥谑》:“吴中 一士人,曾为转运司别试解头,以此自负,好附託显位。”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三节:“那时候,由于豪门大族垄断了察举制度,许多人为了寻找做官的途径,多愿附托有权势的名门望族。”2.假借,凭借。 宋洪迈 《夷坚志补·鬼国母》:“今夕除灵,故设水陆做道场追荐,何得在此?莫是别有强魂附託邪!” 明唐顺之 《赠蔡年兄道卿序》:“百家众艺,莫不皆有可喜可慕,而皆可以附託圣贤之道。” 清恽敬 《读<孟子>一》:“虽然,圣贤之学有所自则可矣,若一一比之,不为后世附託而无实者开一径歟?”
  • 268、附图: 附图fùtú (1) 文内插图 英 figure;accompanying drawing;attached chart (2)见“插图” 英 inset
  • 269、附统:附属。
  • 270、附讯:捎带的问讯。
  • 271、附远:使疏远者亲附﹔使边远者归附。
  • 272、附载: 附载fùzǎi (1) 附记;附带录入 英 appendix
  • 273、附致: 1.犹附会。 2.罗织罪名。
  • 274、附赘悬疣:附赘:附生于皮肤上的肉瘤。悬疣:皮肤上突起的瘊子。比喻多余无用的东西。
  • 275、附小:附属小学的简称。
  • 拼音
  • 注音ㄈㄨ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BWFY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阜,付声。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bù)本义:小土丘。《说文》:“附娄,小土山也。”)(2) 沾着,附着如涂涂附。——《诗·小雅·角弓》是故涂不附。——《考工记·轮人》丈人附耳谓先生曰:“有匕首否?”——马中锡《中山狼传》(3) 又如:附缠(附着,纠缠住);附离(附着)(4) 依傍;依附附于诸侯,曰附庸。——《礼记·王制》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史记·魏公子列传》齐人勿附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5) 又如:附势;附籍天潢(依附皇室);附郭(近城的地方;郊外);附纳(依附交结);附顺(依附顺从);附权(依附权贵)(6) 附带 。如:附项(附带的事项);附记(附带记述);附呈(附带送上);附款(文件中的附带条款或款项);附答(附带)(7) 归附荆州之民附 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汉书·食货志》引汉· 贾谊《论积贮疏》(8) 又如:附众(使众人归附);附款(归附款服);附化(归化);附就(俯就,屈己从人);附悦(顺从悦服)(9) 附会 。如:附甲(在他人的奏议上签名以示附议);附合(附会);附讹(附会讹谬)(10) 佩带西门豹急,佩韦以自缓; 董安于缓,带弦以自促。急之与缓,俱失中和,然而韦弦附身,成为完具之人。——《论衡》(11) 靠近燕不用而耳不附。——《韩非子·用人》其附于刑者,归于土。——《周礼·大司徒》(12) 又如:附火(靠近火取暖)(13) 增益刻死而附生谓之墨,刻生而附死谓之惑。——《荀子·礼论》。注:“附,增益也。”(14) 如:附益(增益,增加);附说(增加解说)(15) 搭乘 。如:附搭(搭乘);附舟(搭船)(16) 捎带;寄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唐· 杜甫《石壕吏》(17) 通“抚”(fǔ)。体恤,抚慰昭公之弟商人以 桓公死争立而不得,阴交贤士,附爱百姓。——《史记·齐世家》名词(1) 树木外表的粗皮(2) 中草药“附子”的简称(3) 通“腑”。脏腑臣幸得托肺附。——《汉书·楚元王传》(4) 姓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