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陵的词语

  • 101、阳陵大侠:阳陵大侠朱安世,西汉汉武帝时期人,生卒年不详,侠,是“以武犯禁”即用暴力触犯律例的意思。
  • 102、清西陵: 在河北省易县西梁各庄方蒙山下。清代帝王陵墓。因与东陵相对,故称西陵。共有帝陵四座,即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和光绪崇陵,还有后妃、王公、公主墓十四座。始建于1730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03、子陵溪: 即子陵滩。
  • 104、武陵客: 指避世隐居的人。
  • 105、武陵溪: 见“武陵源 ”。
  • 106、武陵源: 晋·陶潜《桃花源记》载:晋·太元中,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见其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男女老少怡然自乐。村人自称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遂与外界隔绝。后渔人复寻其处,“迷不复得”。后以“武陵源”借指避世隐居的地方。 亦作“武陵溪 ”。亦作:武陵滩 、武陵川
  • 107、五陵: 五陵wǔlíng (1) 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长安附近。当时富家豪族和外戚都居住在五陵附近,因此后世诗文常以五陵为富豪人家聚居长安之地 例 五陵少年争缠头。——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英 the five mausoleum of emperor in Han dynasty
  • 108、五陵年少: 指京都富豪子弟。
  • 109、威陵: 犹侵犯。 声威超越。
  • 110、颓陵: 1.衰替。
  • 111、穨陵: 1.衰替。
  • 112、铜陵:产铜的山陵。
  • 113、下陵上替:陵:通“凌”,侵犯,欺侮。替:衰落,衰败。在下者侵犯在上者,在上者颓废而无所作为。指政纲法纪废弛,上下秩序混乱。
  • 114、上陵下替: 同“下陵上替”。
  • 115、日陵月替: 谓逐渐衰落、弛退。
  • 116、上替下陵:陵:通“凌”,侵犯,欺侮。替:衰落,衰败。在下者侵犯在上者,在上者颓废而无所作为。指政纲法纪废弛,上下秩序混乱。
  • 117、替陵:陵夷,衰落。
  • 118、腾陵:亦作'腾陵'。腾跃。 水波上涌﹐翻滚。 上升貌。 指腾空而上。
  • 119、广陵观涛:指清江苏扬州诗人宗元鼎、宗元豫、宗元观与宗之瑾、宗之瑜。
  • 120、南唐二陵: 在江苏·江宁·牛首山附近的高山南麓。1950-1951年发掘。墓室有前、中、后三室,每室各附侧室;结构除石室外,还有砖室;墓室装饰有浮雕和彩画。对唐·宋间建筑装饰的研究有重要价值。墓中遗物在宋初即遭盗掘。出土的有陶俑、陶瓷器、铜镜残片、玉器、骨器等。
  • 121、贪陵: 1.亦作"贪凌"。 2.贪婪侵夺。
  • 122、子陵滩:即七里滩。又名七里濑﹑严陵濑。富春江的一段。北岸富春山严陵山 相传为东汉严光隐居垂钓处。
  • 123、武陵滩: 晋·陶潜《桃花源记》载:晋·太元中,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见其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男女老少怡然自乐。村人自称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遂与外界隔绝。后渔人复寻其处,“迷不复得”。后以“武陵滩”借指避世隐居的地方。 亦作“武陵溪 ”。亦作:武陵滩 、武陵川
  • 124、泰陵: 1.陵名。唐玄宗陵。在陕西省蒲城县东北金粟山。 2.陵名。宋哲宗陵。在河南省巩县西南。本名永泰陵。宋人常称之为泰陵。 3.陵名。明孝宗陵。在北京市昌平县笔架山东南。 4.陵名。清世宗陵。在河北省易县永宁山。
  • 125、松陵: 吴淞江的古称。为太湖支流三江之一,由吴江县东流与黄浦江汇合,出吴淞口入海。 吴江县的别称。
  • 拼音líng
  • 注音ㄌㄧㄥ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BFWT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夌(líng)声。本义:大土山)(2) 同本义陵,大阜也。——《说文》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殽有二陵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陵阜陆墐。——《国语·齐语》鸿渐于陵。——《易·渐卦》古陵蔚起。——《聊斋志异·促织》(3) 又循陵而走。(4) 又如:陵谷(山岭和深谷);陵谷变迁(高山深谷变换位置。比喻世事变化);陵丘(后高前低平的大丘);陵居(居住在高陵地区);陵隰(山陵和低湿之地);陵阿(山陵);陵衍(高而广的丘陵地)(5) 引申指帝王陵墓乐游原上望昭陵。——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聊斋志异·促织》举一滴可包陵谷。——唐· 李朝威《柳毅传》(6) 又如:其南陵,其北陵;陵屋(帝王墓地的建筑);陵田(陵墓旁的田地);陵表(墓碑;墓表);陵户(看守帝王陵墓的人);陵寝;陵庙(7) 山,山头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孙子·军争》山无陵,江水为竭。——《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8) 姓。如:陵尹(复姓)动词(1) 升,登陵重巘。——张衡《西京赋》(2) 又如:陵云(升上云霄。比喻超尘绝俗或神仙的境界);陵霄(升上云霄。比喻志气高远。通凌云)(3) 超越,逾越陵水经地。——《史记·秦始皇本纪》(4) 又如:陵忽(超越;欺侮);陵架(超越其上);陵越(超越。也作凌越);凌迈(超越)(5) 欺侮;欺压在上位,不陵下。——《礼记》为巡缴所陵。——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见陵之耻。——《战国策·燕策》修成子仲骄恣陵折,吏民皆患苦之。——《加急记·外戚世家》(6) 又如:陵折(欺压,折辱);陵虐(欺侮虐待。也作凌虐);陵侮(欺侮)(7) 日渐衰微帝王之道,日以陵夷。——《汉书·成帝纪》(8) 又如:陵夷(渐次衰颓。同陵迟);陵弛(渐次衰颓、废弛)(9) 凌驾(宁成)好气,为人小吏,必陵其长吏。——《史记·酷吏列传》(10) 又如:凌架(凌驾);陵跨(跨越;凌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