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革的词语
- 226、磨揉迁革:通过磨练引导使人的思想发生变化。
- 227、揉革: 1.用鞣料使兽皮柔韧。揉,通"鞣"。
- 228、革容:改变表情。
- 229、衽金革: 1.以兵器﹑甲胄为卧席。形容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迎敌。《礼记.中庸》:"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孔颖达疏:"衽,卧席也;金革,谓军戎器械也……以甲铠为席,寝宿于中。"明陆采《怀香记.受诏安边》:"念衰龄出镇西陲,衽金革身罹惊恐。"一说,犹言披坚执锐。
- 230、革任:犹革职。
- 231、革然:像八音中革(鼗鼓)发出的乐音那样。形容鸟鸣声。
- 232、悛革:悔改。
- 233、革劝:劝勉,规劝。
- 234、革命先驱:投入革命早的人。
- 235、革去:革除;去除。
- 236、革情:改变心意。
- 237、迁革:变革,变化。
- 238、漆革:又称“漆皮”。原指用亚麻仁油漆涂饰的表面异常光亮的革。
- 239、革制品: 革制品gézhìpǐn (1) 全部或部分制自皮革的某些东西 英 leather goods
- 240、革皮:加工后的兽皮。
- 241、皮革: 皮革pígé (1) 经鞣制、硝制或用别的处理方法给皮以抵抗腐败作用,而当干燥时则比较软和柔顺的动物皮 英 leather;hide
- 242、丕革:大变革。
- 243、革盆:皮制的盆状盛水器。
- 244、匏革:笙和鼓。皆八音之一。借指各种乐器。
- 245、泮林革音: 《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
- 246、欧洲价格革命:欧洲价格革命指16世纪各主要欧洲国家物价的急剧上涨。
- 247、欧洲商业革命:指16世纪欧洲商业在地域上的突然扩大,以及经营方式的深刻变化。地理大发现后,出现了欧美、欧亚的跨洋贸易,逐渐形成世界市场。欧洲商业从专为封建贵族服务转而面向广大居民。出现了商品交易所和垄断殖民地贸易的特许公司。
- 248、革孽:谓解除忧患。《楚辞.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民。"王逸注:"革﹐更也。孽﹐忧也。言羿弑夏家﹐居天子之位﹐荒淫田猎﹐变更夏道﹐为万民忧患。"一说为簒夺剪除。游国恩纂义:"孽者﹐古通作蘖。《诗.白华》疏:孽者﹐蘖也。树木斩而复生谓之蘖。《诗.长发》:'苞有三蘖'﹐《释文》引《韩诗》云:蘖﹐绝也。《汉书.食货志》:然犹山不茬蘖。注云:蘖﹐髠斩之也。革蘖连文﹐犹言篡夺剪除也。"
- 249、革尼撒勒:富裕的花园。
- 250、尼德兰革命:尼德兰革命是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 拼音gé,jí
- 注音ㄍㄜˊ
- 笔划9
- 繁体革
- 五笔AFJ
基本释义
gé名词(1) (象形。金文字形,象被剖剥下来的兽皮。中间的圆形物,是被剥下的兽身皮,余下的部分是兽的头、身和尾。“革”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革”的字多与皮革有关。本义:去毛的兽皮)(2) 同本义。皮的总称革,兽皮治去其毛。——《说文》齿革羽毛。——《书·禹贡》执之用黄牛之革。——《易·遯卦》掌秋敛皮,冬敛革。——《周礼·天官》江南出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瑇瑁、珠玑、齿、革。——《史记·货殖列传序》(3) 又如:人造革;革带(皮带);革笥(用皮作的甲胄);革船(用皮革缝制的船)(4) 用革制成的甲胄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5) 车前的饰物革车千乘。——《礼记·明堂位》(6) 又如:革车(战车)(7) 通“勒”(lè)。马络头。有嚼口的叫勒,没有的叫羁故王良造父,天下之善御者也。然而使 王良操左革而叱咤之,使 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马不能行十里,故共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8) 姓动词(1) 变革,更改革,改也。——《玉篇》鸟兽希革。——《书·尧典》故因秦时,本十月为岁首,不革。——《汉书·任敖传》愿革心易行。——《汉书·严助传》天地阴阳不革而成。——《吕氏春秋·执一》厉治革典。——《国语·周语下》革法明教,而秦人大治。——《盐铁论·非鞅》革故鼎新。——李德裕《次柳氏旧闻》瑞锐意兴革,清浚 吴淞、 白茆,通流入海,民赖其流。——《明史·海瑞传》(2) 又如:革心(改变心意,不再为非作歹);革面(改变旧面貌,转变立场);革正(改正)(3) 免除或丢掉今革旧从新,为里党之法,在所牧守,宜以喻民,使知去烦即简之要。——《魏书·食货志》(4) 又如:革旧从新(指除去旧的章法,遵从新的制度);革去(除去)(5) 另见jíjí形容词(1) 通“亟”。 危急成子高寝疾, 庆遗人请,曰:“子之病革矣。——《礼记·檀弓上》(2) 又如:病革(病重)(3) 另见gé [查看更多]
G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