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三的词语

  • 26、三公经费:一般指三公消费。三公消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是当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 27、三洞口: 三洞口景区位于三清山西部,其主要特点是从高峰进入幽谷深处。
  • 28、三藏法师:一名《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话本。作者不详。世多以为宋刊,鲁迅认为作者或为元人。三卷。叙述唐玄奘取经故事,其中猴行者为主要人物,他为扶助三藏法师大显神通。但情节比较简单,无猪八戒、沙和尚等形象,略具明代小说《西游记》的雏形。
  • 29、水落三秋: 庄稼需要下雨的时候就下雨。
  • 30、三足龟: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兽类。
  • 31、地支三合:是三地支间的作用。即:申子辰合水,寅午戌合火,巳酉丑合金,亥卯未合木。
  • 32、素质三连: 网络流行词,其实就是骂脏话的一个比较委婉的说法,源自于电竞圈主播直播时喜欢用攻击性语言机关枪一样的攻击别人。
  • 33、花泽三郎:外号:哲顿,身材十分高大,在人群中很显眼,人称“怪物哲顿”。绝招是回旋踢和强力的侧踢。
  • 34、三远法: “三远”法,是中国山水画的特殊透视法。指的是在一幅画中,可以是几种不同的透视角度,表现景物的“高远”、“深远”、“平远”。
  • 35、金三银四: 指的是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是人才招聘的高峰期,因为跟春节和春运紧接,到人才市场,人都是满的,所以称为金三;伴随的四月则称为银四。
  • 36、中兴三明:指诸葛恢等东晋三名臣。
  • 37、三新经济: 三新经济指一种有别于传统经济划分模式的表现形式。
  • 38、三相点: 在热力学里,可使一种物质三相(气相,液相,固相)共存的一个温度和压强的数值。
  • 39、三大仙地:又可称为:三大修仙之地。出自火影忍者。
  • 40、三不五时:闽南语的音译词,是经常、时不时的意思。表示很频繁。
  • 41、三解脱门:【出法界次第】 解脱即自在之义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由此三解脱门。则能通至涅槃。故名三解脱门。
  • 42、三世同堂:三代都健在,都健健康康的在一起。
  • 43、三素元君: 即紫素元君、黄素元君、白素元君。
  • 44、曲三:围棋基本死活之一
  • 45、前三门: 北京城的正阳门(前门)、宣武门、崇文门合称。自东向西依次是崇文门、前门、宣武门。其中崇文、宣武各取是尚文尚武的意思。
  • 46、内三旗: 即内务府属镶黄旗包衣、正黄旗包衣、正白旗包衣三旗。
  • 47、小三度: 指三个音的构成是按照一个半音,再加一个全音构成。
  • 48、三千性相:三千性,三千相
  • 49、三国七祖:日本净土真宗开创者亲鸾圣人认为印度的龙树菩萨、天亲菩萨和中国的昙鸾大师、道绰禅师、善导大师以及日本的源信僧都、法然上人正确地传承了阿弥陀佛的本愿,故称“三国七祖 ”,又名“七高僧”。
  • 50、三重念佛:念佛类分为三种。
  • 拼音sān
  • 注音ㄙ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GGG
  • 五行

基本释义

数词(1)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2) 同本义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三,数名。——《广韵》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3)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三学(太学、武学、宗学;或指府学、州学、县学);三衙(三次,三回);三巡(斟茶或酒三次);三休(三顿);三脚猫(比喻虚有其名而无真本事的人);三班六房(明清时地方官署中吏役的总称);三已(谓三度或多次罢官);三五(谓十五天;十五岁)(4) 表示多数或多次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5) 又如:三思台(胸膛或心脏);三传(指多知古事,有才学的人);三江(长江流经武汉地区附近的主流与支流等众多水道的总称);三汲(多次取水);三反(多次往返);三辟(多次征召);三回五次(多次);三折(多次受挫);三求四告(再三求告)(6) 三倍 。如:三耦(二人为耦,三耦则六人)名词(1) 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 。如:三五(九宫术谓三生五死)(2) 指君、父、师 。如:三尊(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3) 指天、地、人 。如:三一(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三才(天、地、人);三元(指天、地、人);三气(指天、地、人之气);三极(三才,天、地、人);三仪(谓天、地、人);三灵(指天、地、人)(4) 指三皇 。如: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三五(指三皇五帝);三君(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5) 指三颗星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6) 又如:三台星(星官名。共六星。两两相比,称上台、中台、下台)(7) 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 。如:三一(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8)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