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三的词语
- 126、三年之丧:居丧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的一部分,居丧制度还可分为丧礼制度和丧服制度。
- 127、红三七:稀毛金线草为多年生草本。
- 128、三河魂: 三河武士的灵魂和精神,来源于崛起于日本战国时期并最终夺得天下的德川家康的三河武士们。
- 129、三合院:中国乡村的传统院落住宅。
- 130、五二六三: 指某某与某某搞阴谋,干见不得人的坏事,更多的是指男女苟合,搞不正当的关系,称为“五二六三”或“舞鬼”。
- 131、三香茶: 东乡族讲究饮三香茶和五香茶。
- 132、第三地: "第三地 ",即现代人品质生活的第三地。是唐山金古月实业有限公司开创的一个实体空间理念,是金古月所推广的"绿之恋"运营系统下的"品质生活体验中心"的统称。"第三地",为现代人打造了一个家庭、职场之外的,能够兼顾健康绿色生活和零风险共同致富的现代化实体体验场所。
- 133、三天两头儿: 指隔一天,或几乎每天:他~地来找你干什么?
- 134、三思后行: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 135、三人成众:谓数目达到三人即可称为众人,已不算少数。
- 136、三无战争: 无军队、无军营、无阵地。
- 137、三句诗: 一首之中共有三句的诗。
- 138、三国鼎立: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 139、三言二语: 朱自清《论朗诵诗》:“或者三言二语,或者长篇大套。” 近义词: 三言两语
- 140、三言五语:犹三言两语。指很少的几句话。亦指说很少几句话的短暂时间。
- 141、三省里: 南京市地名委员会编《江苏省南京市地名录》记载:“南起宁海路,北至北京西路。1931年三个军官在此建宅,取古人‘三省吾身’之义命名。
- 142、弱水三千:古时许多浅而湍急的河流不能用舟船而只能用皮筏过渡,古人认为是由于水羸弱而不能载舟,因此把这样的河流称之为弱水。继尔,古文学中逐渐用弱水来泛指险而遥远的河流,比较有名的是苏轼的《金山妙高台》中有句: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红楼梦》中弱水引申为爱河情海。
- 143、三高女: ”三高女“是形容都市各行各业的职场女性,他们数量庞大,普遍拥有高学历、高职务、高收入,被称为“三高女“。
- 144、三分热情: 就是一时感兴趣。
- 145、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成语,意思是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容歌声高亢、优美悦耳,余味无穷,出自《列子·汤问》。
- 146、三秋高达: 就是由三台铁球组合而成的合体型高达。
- 147、三瓦四舍:宋代对妓院、茶楼、酒肆及其他娱乐场所的总称
- 148、食管三角:食管胸段左侧与纵隔胸膜相
- 149、三有青年: 职场中对有学历、有背景、有证书者的新称谓。
- 150、三年有成:三年有成就了。
- 拼音sān
- 注音ㄙㄢ
- 笔划3
- 繁体三
- 五笔DGGG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数词(1)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2) 同本义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三,数名。——《广韵》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3)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三学(太学、武学、宗学;或指府学、州学、县学);三衙(三次,三回);三巡(斟茶或酒三次);三休(三顿);三脚猫(比喻虚有其名而无真本事的人);三班六房(明清时地方官署中吏役的总称);三已(谓三度或多次罢官);三五(谓十五天;十五岁)(4) 表示多数或多次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5) 又如:三思台(胸膛或心脏);三传(指多知古事,有才学的人);三江(长江流经武汉地区附近的主流与支流等众多水道的总称);三汲(多次取水);三反(多次往返);三辟(多次征召);三回五次(多次);三折(多次受挫);三求四告(再三求告)(6) 三倍 。如:三耦(二人为耦,三耦则六人)名词(1) 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 。如:三五(九宫术谓三生五死)(2) 指君、父、师 。如:三尊(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3) 指天、地、人 。如:三一(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三才(天、地、人);三元(指天、地、人);三气(指天、地、人之气);三极(三才,天、地、人);三仪(谓天、地、人);三灵(指天、地、人)(4) 指三皇 。如: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三五(指三皇五帝);三君(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5) 指三颗星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6) 又如:三台星(星官名。共六星。两两相比,称上台、中台、下台)(7) 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 。如:三一(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8) 姓 [查看更多]
S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