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三的词语
- 226、一再则宥,三则不赦: 成语:一再则宥,三则不赦拼音:yī zài zé yòu,sān zé bù shè解释:一再:第一、二次;宥:宽容。第一、第二次可以宽容,再三违犯就不能赦免了。《管子·立政》:“一再则宥,三则不赦。”
- 227、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孩子调皮,现在引申为人欠打调皮。
- 228、字经三写,乌焉成马: 文字经过多次转抄,“乌”、“焉”误为“马”字。比喻事经辗转,易出讹谬。
- 229、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谓脱离实际的知识分子难以成事。
- 230、烂船也有三斤铁: "即使破烂不堪的船,还有一些钉子等零件可以利用。比喻毁坏的大家伙,还有可利用之处。
- 231、三过家门而不入: 亦称三过其门而不入,这是大禹治水中发生的故事。
- 232、新开茅厠三日香: 1.比喻对新来的人﹑新做的事最初几天兴趣很大﹐但未必能持久。
- 233、无事不登三寶殿:比喻没事不上门。三宝殿,泛指佛殿。
- 234、无事不登三寳殿:比喻没事不上门。三宝殿,泛指佛殿。《金瓶梅词话》第九一回:“那 陶媽媽 便道:‘小媳婦無事不登三寳殿,奉本縣正宅衙内分付,敬來説咱宅上有一位奶奶要嫁人,講説親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六回:“你一進門,我就知道你是有爲而來的了。這才是無事不登三寳殿啊。” 巴金 《猪与鸡》:“他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来了总没有好事情。”
- 235、一哭二闹三上吊: 形容女孩向男友耍泼或者撒娇。
- 236、三分颜色上大红: 形容人家给一点好脸色给他,他就以为自己了不起,得意忘形,自大,不自量力等意思。
- 237、五讲四美三热爱: 我国全民文明礼貌活动的内容。详“五讲四美 ”、“三热爱 ”。
- 238、无事不登三宝殿: 无事不登三宝殿wú shì bù dēng sānbǎodiàn (1) 比喻如果没事不登门(三宝殿:指佛殿) 英 would not go to sb.’s place except on business, for help, etc.;only goes to the temple when one is trouble
- 239、八棒十三的罪过:最轻的罪。宋朝的刑制,最轻的杖刑打十三下,最轻的笞刑打七下或八下。见《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
- 240、三八妇女节: 国际妇女斗争的纪念日。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因要求男女平等权利而举行示威,次年8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第二次社会主义者妇女大会上决定,为了促进国际劳动妇女的团结和解放,以每年3月8日为妇女节。也叫国际妇女节。
- 241、三黄五帝: 三皇五帝,指历史人物。三皇,一般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一般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 242、正三角形:数学上称三边、三内角相等的三角形。
- 243、坐五行三:犹言作威作福。
- 244、五星三: 旧时星命术士以“五星三命”来推算人的命运,“五星三”即指“命”。
- 245、王尊三: 词语解释⒈ 西河大鼓演员。直隶唐县(今属河北)人。早年在河北各地演出。抗战爆发后,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并编演宣传抗日的新鼓词。建国后担任曲艺改革领导工作,并编创、整理了《新儿女英雄传》、《打黄狼》等曲目。曾任中国曲艺研究会主席。有唱词集《穆桂英指路》等。
- 246、萧三: 词语解释⒈ 诗人,翻译家。湖南湘乡人。早年参加新民学会。后留学法国、苏联。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起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任教。1939年回国,主编《大众文艺》、《新诗歌》等。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常委。著有诗集《和平之路》、《友谊之歌》等。有《萧三文集》。
- 247、外三关:明代以今河北境内沿外长城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为"外三关"。
- 248、无三思: 1.无心计。俗谓心为三思台。
- 249、余三胜: 词语解释⒈ 京剧演员。名开龙,湖北罗田(一说安徽怀宁)人。演老生。清道光年间北京春台班的台柱。在徽剧、汉剧合流为京剧时期,对老生唱腔有不少创造。与程长庚、张二奎合称“老生三杰”。
- 250、钱三强:钱三强(1913-1993)物理学家。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清华大学毕业。法国国家博士。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原子能研究所所长、院士、副院长。主要从事原子能和核物理方面的研究,与约里奥居里合作发现铀、钍裂变后形成同样的产物;与何泽慧共同发现铀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并作出解释。
- 拼音sān
- 注音ㄙㄢ
- 笔划3
- 繁体三
- 五笔DGGG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数词(1)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2) 同本义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三,数名。——《广韵》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3)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三学(太学、武学、宗学;或指府学、州学、县学);三衙(三次,三回);三巡(斟茶或酒三次);三休(三顿);三脚猫(比喻虚有其名而无真本事的人);三班六房(明清时地方官署中吏役的总称);三已(谓三度或多次罢官);三五(谓十五天;十五岁)(4) 表示多数或多次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5) 又如:三思台(胸膛或心脏);三传(指多知古事,有才学的人);三江(长江流经武汉地区附近的主流与支流等众多水道的总称);三汲(多次取水);三反(多次往返);三辟(多次征召);三回五次(多次);三折(多次受挫);三求四告(再三求告)(6) 三倍 。如:三耦(二人为耦,三耦则六人)名词(1) 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 。如:三五(九宫术谓三生五死)(2) 指君、父、师 。如:三尊(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3) 指天、地、人 。如:三一(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三才(天、地、人);三元(指天、地、人);三气(指天、地、人之气);三极(三才,天、地、人);三仪(谓天、地、人);三灵(指天、地、人)(4) 指三皇 。如: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三五(指三皇五帝);三君(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5) 指三颗星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6) 又如:三台星(星官名。共六星。两两相比,称上台、中台、下台)(7) 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 。如:三一(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8) 姓 [查看更多]
S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