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与的词语
- 326、对称与非对称: 反映客观事物在结构、功能、时空上的特殊联系的范畴。对称指事物以一定的中介进行某种变化时出现的不变性,非对称指事物以一定的中介进行某种变化时出现的可变性。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形式多样。对称有空间对称(包括形象对称和结构对称)、时间对称、概念对称等。
- 327、卵与石鬭:喻以弱敌强。 谓必遭失败。 汉焦赣 《易林·艮之损》:“卵与石鬭,麋碎无疑。” 汉焦赣 《易林·复之豫》:“卵与石鬭,麋碎无处。”
- 328、男不与妇敌:男人不和女人争斗。
- 329、敌与: 1.敌国和盟国。
- 330、党与:同党之人
- 331、箪食与饿:为用箪盛饭给与饥饿的人。
- 332、与存: 参与其间。
- 333、电与磁: 二:平时听说过许多电和磁连在一起的词汇,如电磁铁、电磁炉、电磁波、电磁场等,电与磁究竟是怎样的关系?人们把电磁场与导体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电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
- 334、与此同时:和这个事情发生的同时(又有另一件事发生了)。
- 335、赐与:赏赐;赐给。
- 336、揣与:谓强加某事某物于人。
- 337、储与: 1.不舒展貌。 2.徜徉。 3.广大貌。
- 338、俦与: 1.指同伴。
- 339、耻与为伍:相与:相互。相互结合成为一体。
- 340、耻与哙伍:汉初,韩信由楚王降封为淮阴侯,日夜怨望。有一次,他顺便去看望樊哙,樊哙跪拜送迎。出来后,韩信笑着说:'生乃与哙等为伍。'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后以'耻与哙伍'指不愿与粗鄙庸碌之人为伍。
- 341、鸱与鵷雏: 出自古文。
- 342、吸引与排斥:吸引与排斥是自然界一切运动的基本形式。
- 343、推诚相与:指以真心诚意与他人相处。
- 344、与时浮沉: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 345、与世浮沉: 见“与世沈浮 ”。
- 346、与世沉浮: 与世沉浮yǔshì-chénfú (1) 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例 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史记·游侠列传》 英 drift with the tide (2) 做事不标新立异,随大流儿 英 go with the tide;follow the general trend
- 347、常与:指常所与共之物。
- 348、警察与赞美诗:短篇小说。美国欧·亨利作于1906年。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食宿无着,想进监狱度过严冬,屡次以身试法,警察却置之不理。后来,他在教堂外面听到赞美诗,深为感动,决心重新做人,但此时却被警察抓走,并以无业游民罪关进监狱。
- 349、裁与:犹裁赐。
- 350、俵与:分给。
- 拼音yǔ,yù,yú
- 注音ㄩˇ,ㄩˋ,ㄩˋ
- 笔划3
- 繁体與
- 五笔GNGD
- 五行土
基本释义
yǔ(2) 同“欤”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3) 另见yǔ;yùyù动词(1) (会意。小篆字形,“一、勺”合起来,表示赐予别人东西。“與”,从与,从舁(yú),共同抬起,与,给予。合起来表偕同、朋友。本义:赐予,施予,给予)(2) 同本义与,赐也,通作“与”。——《正字通》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 亚父。——《史记·项羽本纪》(3) 又则与斗卮酒。取与者,义之表也。——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与衣裳,吏护还之乡。——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4) 又如:赠与(赠给);交与(交给);与人方便;与受同科(行贿和受贿的人受到同等的处罚);与虎添翼(给老虎添上了翅膀。比喻给力量或才能很强的以助力,使其更强)(5) 交往;交好孰能相与无相与。——《庄子·大宗师》。释文:“犹亲也。”生与来日。——《礼记·曲礼》。按,犹交也。(6) 又如:相与(彼此往来;相互)(7) 奖赏上以功劳与,则民战;上以《诗》《书》与,则民学问。——《商君书》(8) 又如:与奖;与津贴(9) 帮助;援助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战国策·齐策》。注:“犹助也。”匈奴壤界兽圈,孤弱无与,此困亡之时也。—— 汉· 桓宽《盐铁论》(10) 又如:与助(赞助);与点(谓孔子赞赏曾点的想法。后用以指长者的赞助)(11) 随从;随着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国语》(12) 又如:与世推移(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与世沉浮(随波逐流);与时偕行(变通逐时)(13) 合乎 。如:与人(合乎民意者得人心);与地(凡合乎地道者,则得地利);与天(凡合乎天道者,则得天助)(14) 等候,等待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15) 如:岁不我与(16) 允许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论语》(17) 又如:与告(准假)(18) 交付,偿还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史记》(19) 又如:与利息(20) 亲近公先与百姓而藏其兵。——《管子》名词(1) 党与;朋党与,党与也。从舁从与。与声。——《说文》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彊。——《史记》群臣连与成朋。——《汉书》(2) 盟国,友邦王夺之人,霸夺之与,疆夺之地。——《荀子》(3) 又如:与国(盟国;友邦)(4) 类;同类夫礼之立成者为饫,昭明光节而已,少曲与焉。——《国语》介词(1) 跟;和;及与臣而将四矣。——《战国策·魏策》孰与君少长。——《史记·项羽本纪》与城为殉。——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2) 又如:这所房子与你刚才看过的那一所完全一样(3) 为,替 。如:与我想想(4) 离开 。如:与世隔绝;与众不同(5) 对于;于君之始入京也,与言皇上无权…君不之信。——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和;同 。如:父亲与母亲;人群是何等兴奋与激动;成与不成,在此一举助词(1) 与多用于轻微的疑问。吗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然则师愈与?——《论语·先进》岂非士之愿与?——《史记·蔡泽传》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战国策·魏策》(2) 另见yú;yùyú动词(1) 参与昔者仲尼与于蜡宾。——《礼运·大同》怀嬴与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蹇叔之子与师。(与师,参军作战。)——《左传·僖公三十三年》(2) 另见yú;yǔ [查看更多]
Y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