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丞的词语

  • 1、监丞:中国古代官职之一,国子监为清朝最高学府,而监丞为该机构掌管校规的官员。
  • 2、中丞: 中丞zhōngchéng (1)官名。即“大中丞”,见该条 例 中丞匿于溷藩。——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英 an official's name
  • 3、御史中丞:官名。
  • 4、邑丞:县丞。 管理公主事务的官吏。
  • 5、驿丞:掌管驿站的官。主邮传迎送之事。明清时设置,各府﹑州﹑县多寡有无不一。品级为未入流。
  • 6、县丞: 县丞xiànchéng (1) 官名。始置于战国,秦汉治置,典文书与仓狱,是县令的主要助手。以后历代皆置。职责略有不同 英 assistant of county magistrate
  • 7、五丞: 亦作“五承”。 指禹的五位贤佐:益、稷、皋陶、垂、契。 泛指贤臣。
  • 8、寺丞:官署中的佐吏。
  • 9、水中丞: 1.亦称"水丞"。 2.文具名。供磨墨用的盛水器。以玉石或陶瓷制成。
  • 10、水丞: 水丞shuǐchéng (1) 一种器皿。用来盛装磨墨用的水。亦称“砚滴” 英 a small container of water for inkstone
  • 11、守丞:辅助郡守县令的主要官吏。《史记.陈涉世家》:"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汉书.陈胜传》引此文,颜师古注:"守丞,谓郡丞之居守者。一曰郡守之丞,故曰守丞。"汉《仓颉庙碑侧》:"衙守丞临晋张畴字元德,五百。"衙,左冯翊的属县。一说为郡守丞,或守狱官之丞。或郡邸守邸之丞。参阅《汉书.丙吉传》颜师古注﹑王先谦补注。
  • 12、市买丞:掌宫廷采购货物的官员。
  • 13、三班县丞: 清代一种可以优先补缺的县丞班次。
  • 14、驲丞:驿丞。
  • 15、盘都丞:对文具盒的戏称。
  • 16、疑丞: 1.亦作"疑承"。 2.古官名。供天子咨询的四辅中的二臣。后泛指辅佐大臣。
  • 17、骆丞:唐骆宾王曾任临海丞,故称。
  • 18、聋丞:《汉书.循吏传.黄霸》:"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后遂以"聋丞"为地方副佐之称。
  • 19、郡丞: 1.郡守的副贰。
  • 20、家丞: 官名。
  • 21、棘丞:旧时掌管刑狱的大理寺丞的别称。
  • 22、畿丞:指畿县的县丞。
  • 23、火丞:汉代太乐令的属官。
  • 24、后丞: 古代天子四辅之一。
  • 25、海丞: 汉代官名。掌海税。
  • 拼音chéng
  • 注音ㄔ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BIGF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两只手,下面象人掉在陷阱里,合起来表示救人于陷阱之中。(zhěng)本义:拯救)(2) 辅佐;辅助 。如:丞弼(辅佐;也指辅佐的大臣或职位);丞辅(辅助)(3) 通“承”。接受、秉承前疑后丞。——《孝经·谏诤章》注于是丞上指,请造白金及五铢钱。——《史记·酷吏列传》名词(1) 古官名(2) 传说为帝王的四辅之一,是辅佐帝王的最高官吏(3) 佐官名。秦始置。汉以后,中央和地方官吏的副职有大理丞、府丞、县丞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