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两的词语

  • 76、一举两便:举:做事。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 77、一口不能着两匙: 古谚。犹言贪多嚼不烂。
  • 78、音问两绝:书信与消息都断绝。亦作“音问杳然”。
  • 79、一言两语:  见“一言两句 ”。
  • 80、有两下子: 有两下子yǒu liǎngxiàzi (1) 〈方〉比喻有点本领 英 have real skill;be really sth.
  • 81、有两手:谓有某种本领或办法。
  • 82、有两日: 1.方言。指隔了几天。
  • 83、小两口: 小两口xiǎoliǎngkǒu (1) 指青年夫妇 英 young couple
  • 84、小两: 隋·唐衡名。 今市制分一斤为十两,故俗称以前分一斤为十六两之两为小两。
  • 85、心不两用: 1.谓一个人的心思一时只能专注于一事。
  • 86、心悬两地:悬:牵挂。一心牵挂着两地地方的事情
  • 87、通用两栖攻击舰: 输送登陆兵及其武器装备,实施登陆作战的军舰。配载登陆艇、两栖车辆、直升机等。兼有两栖攻击舰和运输舰的作战能力。
  • 88、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词语解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sān tiān dǎ yú,liǎng tiān shài wǎng ]⒈  比喻做事情、做学问没有恒心,时断时续,不能持之以恒。英work by fits and starts;引证解释⒈  见“三日打鱼,两日晒网”。国语辞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sān tiān dǎ yú liǎng tiān shài wǎng ]⒈  (谚语)​比喻行事没有恒心,时停时续,不能坚持。也作「三日打鱼,两日晒网」。例如:「这些富家子弟做事,本来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成不了气候。」
  • 89、三天两头: 犹言经常。
  • 90、三头两日: 三二天。形容时间相隔很近。
  • 91、三头两面: 喻奉承拍马,玩弄两面手法。
  • 92、三日两头:  指很频繁。
  • 93、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词语解释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sān rì dǎ yú,liǎng rì shài wǎng ]⒈  比喻时作时停,没有恒心。引证解释⒈  比喻时作时停,没有恒心。引《红楼梦》第九回:“﹝ 薛蟠 ﹞因此也假来上学读书,不过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白送些束脩礼物与 贾代儒,却不曾有一些儿进益。”今多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七:“‘比长性,我们都不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盛淑君 针对 谢庆元 的寒热病提出了挑战。”国语辞典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sān rì dǎ yú liǎng rì shài wǎng ]⒈  (谚语)​比喻行事没有恒心,时停时续,不能坚持。也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引《红楼梦·第九回》:「因此也假来上学,不过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白送些束修礼物与贾代儒。」
  • 94、三三两两: 三三两两sānsān-liǎngliǎng (1) 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在一起 英 in twos and threes (2) 形容零零落落、为数不多 英 desolate and scattered
  • 95、三步两脚:快速行走貌。
  • 96、三长两短: 三长两短sāncháng-liǎngduǎn (1) 出乎意料的灾难、变故,多指人的死亡 英 unforeseen disasters or accidents;unexpected misfortune
  • 97、三脚两步: 1.形容走得快。 2.谓走不多远。
  • 98、三两:约数,表示少量。
  • 99、三绺梳头,两截穿衣: 词语解释三绺梳头,两截穿衣[ sān liǔ shū tóu,liǎng jié chuān yī ]⒈  旧时代妇女的打扮。亦借指妇女。引证解释⒈  旧时代妇女的打扮。亦借指妇女。引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二折:“谁想 寇承御 是箇三綹梳头两截穿衣女流之辈,倒有这片忠心。”
  • 100、三下两下:形容动作迅速利落。
  • 拼音liǎng
  • 注音ㄌㄧㄤ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MWW

基本释义

量词(1)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2)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两,二十四铢为一两。——《说文》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汉书·律历志上》(3) 双。用于鞋娄一两棕鞋八尺藤,广陵行遍又 金陵。—— 唐· 戴叔伦《忆原上人》(4) 匹(长四丈)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左传·闵公二年》(5) 通“辆”。车一乘武王戎车三百两。——《书·牧誓·序》之子于归,百两御之。——《诗·召南·鹊巢》数量词(1) 二参天两地而倚数。——《易·说卦》以九两系邦国之民。——《周礼·天官·大宰》。注:“两,犹耦也。”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史记·陈涉世家》途中两狼。——《聊斋志异·狼三则》两军人马。——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卖炭翁》(2) 又如:两个人;两扇门;两夫妻;两头猪;两没(两者一起死亡);两肉(两只牛);两替(两批);两考(官吏的两次考绩);两榜(明清以会试(考进士)为甲榜,乡试(考举人)为乙榜,由举人考中进士,叫两榜进士,简称“两榜”)(3) 双方;常用于相对的两个方面或成对的人或事物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今兄弟遘恶,此势不两全。——《三国志·魏志》两儿齐哭。——《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4) 又两股战战。两鬓苍苍。——唐· 白居易《卖炭翁》(5) 又如:势不两立;两败俱伤;两相情愿;两袒(袒露双肩,女子兼适两夫家);两珥(指日、月两旁的光晕);两阵(亦两阵。交战的双方所布列的阵势);两握(指双拳);两视(同时看两件事物);两雄(两者一起强大);两仪(指天地);两交婚(两家的儿女相互娶嫁为婚)(6) 表示不定数,多与“一”或“三”前后连用,义为少量两三点雨山前。——宋· 辛弃疾《西江月》竹外桃花三两枝。——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拨弦三两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7) 又如:两三(几个。表示少量);两言(三言两语)副词(1) 同时兼具两方面,双方,两下里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2) 又如:两兼(兼具两方面);两礼(双方免礼);两誉(夸奖双方);两让(双方各自责让)动词(1) 等同;比并御下,两马,掉鞅。——《左传》(2) 又如:两大(两者并大);两帝(两个天子并立);两当(两者相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