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严的词语

  • 1、华严五为: 华严五为 [出华严经疏] 一正为华严出现品云。
  • 2、人格尊严:人格尊严是指公民作为平等的人的资格和权利应该受到国家的承认和尊重,包括与公民人身存在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
  • 3、严格执法:执行法律公正无私,不屈从权势。
  • 4、从严:  依照严格的标准(要求或处理)。
  • 5、情节严重: 指一件事情的态势变化和前后的经过在社会上或在一定区域内影响大、程度深、范围广。“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严重”就是程度深;影响大;情势危急。
  • 6、严重性: 严重性,指某个危害的大小或存在某种危害时所致后果的严重程度。
  • 7、严己律人:衡量他人。 约束他人。
  • 8、严重事故:严重事故堆芯遭到严重损坏和融化的事故。
  • 9、严防死守: 严密防护,坚决死守,表示非常坚定守住的意思。
  • 10、严以律己,宽以字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 11、严于责己,宽以待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 12、严以修身:修身洁行 xiūshēn-jiéxíng[cultivate one's moral character and perfect one's moral integrity] 修养品德,纯洁操守。修,洁,皆用作使动臣修身洁行数十年。——《史记·魏公子列传》
  • 13、严格要求: 指对愿望或条件的标准很高,希望得到更好的满足。
  • 14、尊严若神:指胡须长得很美,如同神人。
  • 15、正义严辞: 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
  • 16、严严实实: 严严实实,拼音yán yán shí shí,意思是形容非常严密整齐。
  • 17、严严实实: 严严实实,拼音yán yán shí shí,意思是形容非常严密整齐。
  • 18、严嵩: 词语解释⒈  明代权臣。字惟中,江西分宜人。嘉靖时,因善迎合皇帝的意旨,排挤首辅夏言。1542年入阁,两年后任首辅。前后专国政二十余年,以子世蕃和赵文华为爪牙。先后杀害夏言、曾铣、杨继盛等文武官员。晚年因其子世蕃被处死,他也被革职,家产抄没。
  • 19、治严:整理行装。汉代避明帝刘庄讳,以"装"与"庄"同声,改"装"为"严",后沿用。
  • 20、中严: 谓中庭戒备。古代帝王元旦朝会或郊祀等大典的仪节之一。
  • 21、严复: 词语解释⒈  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福建侯官(今闽侯)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留学英国。曾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甲午战争后,发表《论世变之亟》、《救亡决论》等文,主张学习西方,维新变法。又译《天演论》,以进化论观点,号召国人救亡图存。翻译西方政治经济思想和逻辑学著作,首创“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辛亥革命后,思想趋于保守。著译编为《侯官严氏丛刊》、《严译名著丛刊》。
  • 22、嘴严: 嘴严zuǐyán (1) 说话谨慎,不说不该泄漏的话 英 able to keep a secret;discreet in speech;cautious about speech
  • 23、严凤英: 词语解释⒈  黄梅戏演员。安徽桐城人。女。十三岁学艺,演花旦。吸收昆剧、京剧、话剧等的表演艺术,丰富黄梅戏的表演和音乐。嗓音清脆甜美,唱腔朴实流畅。擅演《打猪草》、《天仙配》、《女驸马》等剧。曾任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副团长。
  • 24、严直:严肃正直。
  • 25、严令: 严令yánlìng (1) 严厉命令 例 严令缉拿归案 英 strict order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ODR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同本义事严,虞不敢请。——《孟子·公孙丑下》(2) 又如:严急(犹危急;紧急);严行(急行);严鼓(急鼓,急促的鼓声)(3) 严厉;严肃诛严不为戾。——《韩非子·五蠹》严限追比。——《聊斋志异·促织》性严毅。——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4) 又如:严紧(严厉);严查(严格检查);严假(期限严格的假期);严戢(谓严格管理);严讥(严格查问);严谴(严厉谴责);严辞(严厉的言辞);严罚(严厉处罚);严察(严厉苛察);严禁(严厉的禁令);严愎(严厉而刚愎);严参(严厉弹劾);严处(严厉处罚);严敏(严厉果断);严重(严肃而持重);严介(严肃耿介);严色(严肃的神色);严直(严肃正直);严威(严肃而威重);严庄(严肃庄重);严远(严肃而使人敬畏);严悫(严肃而诚实);严谕(严肃告谕);严凝(严肃凝重);严懔(严肃而使人畏惧)(5) 紧密《春秋》谨严,左氏浮夸。—— 唐· 韩愈《进学解》驰而不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防伺甚严。——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6) 又如:严严实实(形容严密);严秘(犹严密,秘密);严捕(严密搜捕);严幄(严密的帷幄);严备(严密戒备);严设(谓严密设防);严紧(严密);严确(犹严谨,严密);严严(紧密严实貌);严警(严密警戒)(7) 厚 。如:严冰(厚冰);严云(浓云)(8) 猛烈,严酷董之以严刑。——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风雪严寒。——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名词(1) 威严、威信有严有翼,共武之服。——《诗·小雅·六月》(2) 又如:严毅(威严刚毅);严惮(慑服);严翼(威严敬慎);严驵(威严傲慢);严耸(威严傲岸)(3) 对父亲的尊称 。如:严待(母丧父在);家严;先严;严命(对君父、长上之命的敬称)(4) 警戒严,戒也。昏鼓曰夜严,捶一鼓为一严,二鼓为二严,三鼓为三严…——《正字通》(5) 姓动词(1) 畏惧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子》(2) 又如:严惮(畏惧;害怕)(3) 整饬;整备 。如:严塞(整备要塞);严驾(整备车马)(4) 尊敬,尊重严大国之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5) 又如:严父(尊敬父亲);严敬(尊敬;敬重)(6) 通“瞰”(kàn)。远望内严一家而三不归。——《管子·轻重丁》。丁士涵云:“严乃瞰之借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