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乘的词语

  • 26、乘兴而来,败兴而返: “乘兴而来,败兴而返”,谚语,意思是趁着高兴来到,扫了兴致回去。
  • 27、真乘:佛家谓真实的教义。
  • 28、贞乘: 1.指《华严经》和依《华严经》立宗的华严宗。《华严经》于唐贞元年间翻译,又称《贞元经》,简称为"贞乘"。唐开元二十六年日本和尚道璇携华严章疏返国,为该宗传入日本之始。
  • 29、志乘:志书。
  • 30、枚乘: 词语解释⒈  西汉辞赋家。字叔,淮阴(今属江苏)人。初为吴王刘fe6f郎中,因劝阻吴王谋反不成,投奔梁孝王刘武。后汉武帝即位,召他进京,病死于途中。有《七发》等名篇,开创七体形式。近人辑有《枚叔集》。国语辞典枚乘[ méi chéng ]⒈  人名。(?~西元前140)​字叔,汉淮阴(今江苏省淮阴县东南)​人。景帝时仕吴,上书谏吴王刘濞,不纳,去而仕梁孝王刘武。善属文,尝作〈七发〉、〈柳赋〉、〈菟园赋〉等。英语Mei Cheng (-c. 140 BC)​, Han dynasty poet
  • 31、珠乘: 1.珠饰的车。 2.即照乘珠。谓能照亮车乘之珠。
  • 32、中乘: 宗教名词。佛家以“缘觉乘”为“中乘”,道家以“洞玄部”为“中乘”。详“三乘 ”。 两匹马驾的车。 中等的马。
  • 33、自乘: 自乘zìchéng (1) 平方,将某个量或符号提升二次幂的行为或过程 英 square;involute;multiply a number by itself
  • 34、转乘: 转乘zhuǎnchéng (1) 指从一辆火车或汽车换到另一段路线的另一辆车 英 change train or bus; transfer
  • 35、一乘: 佛教语。谓引导教化一切众生成佛的唯一方法或途径。 古时一车四马谓乘,故凡物之四数皆名一乘。  见“一佛乘 ”。 表数量。用于马、车、轿子等。 古以方六里为一乘之地。
  • 36、一夫出死,千乘不轻: 词语解释一夫出死,千乘不轻[ yī fū chū sǐ,qiān shèng bù qīng ]⒈  谓如一人决死而战,虽然拥有重兵也不敢轻视。引证解释⒈  谓如一人决死而战,虽然拥有重兵也不敢轻视。引《淮南子·说林训》:“鸟有沸波者, 河伯 为之不潮,畏其诚也。故一夫出死,千乘不轻。”高诱 注:“言匹夫志意,出死必战,虽大国兵车千乘,不轻之也。”
  • 37、玉乘: 玉辂。帝王所乘的车。
  • 38、鱼乘:语本汉刘向《说苑.建本》:"故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后以"鱼乘"喻乘势而用。
  • 39、有机可乘: 有机可乘yǒujī-kěchéng (1) 有机会可趁,有空子可钻 例 闻之窃喜其有机可乘。——《聊斋志异》 英 an opportunity to be taken advantage of
  • 40、托乘后车:谓充任文学侍从之臣。古代天子车驾出﹐文学侍从之臣陪乘后车侍宴游﹐备顾问﹐故称。
  • 41、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词语解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qián rén zhòng shù,hòu rén chéng liáng ]⒈  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引证解释⒈  亦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引清 翟灏 《通俗编·俚语对句》:“今年种竹,来年喫笋;前人种树,后人乘凉。”《黄绣球》第一回:“俗语説得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续孽海花》第三二回:“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反把那种树的人杀了,还有甚么公理呢!”《人民日报》1982.3.12:“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是我国人民的美德。”
  • 42、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词语解释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qián rén zāi shù,hòu rén chéng liáng ]⒈  见“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引证解释⒈  见“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国语辞典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qián rén zāi shù hòu rén chéng liáng ]⒈  (谚语)​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引《群音类选·清腔类·卷一·桂枝香·坐坛遣将曲》:「那晓得三纲五常,只知道七青八黄,圆鸭蛋里棹桨,竹竿空长,肚里无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黄绣球·第一回》:「俗语说得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守著祖宗的遗产,过了一生,后来儿孙,自有儿孙之福。」
  • 43、南人驾船,北人乘马: 词语解释⒈  南方的人擅长驾船,北方的人擅长骑马。
  • 44、律乘: 词语解释律乘[ lǜ chéng ]⒈  戒律的教义。引证解释⒈  戒律的教义。引唐 善生 《送玉禅师》诗:“飘然无定迹,迥与律乘违。”
  • 45、大树底下好乘凉:比喻有所依托,事情就好办。
  • 46、待势乘时:势:形势。静观形势,利用时机
  • 47、乘疑可间:乘:趁;疑:猜疑;间:离间。利用对方的猜疑,可以进行离间活动
  • 48、乘虚以入:乘:趁着;虚:空隙,弱点。趁着空隙或无人防范而进入
  • 49、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词语解释⒈  兴:兴致,高兴。趁着当时的兴致而来,兴致满足了就返回。指兴致融景而产生,又随兴致被破坏而改变最初的想法。
  • 50、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词语解释⒈  兴:兴致,兴趣。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
  • 拼音chéng,shèng
  • 注音ㄔㄥˊ,ㄕㄥ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UXV
  • 五行

基本释义

chéng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木,表示人爬在树上。“大”象“人”正面。本义:登,升)(2) 同本义乘,升也。——《玉篇》亟其乘屋。——《诗·豳风·七月》却叔虎将乘城。——《国语·晋语一》淮阴侯复乘之。——《史记·高帝纪》俱乘高台。——《列子·黄帝》(3) 又如:乘槎(神话中指乘木排上天);乘城(登城;守城);乘屋(登上屋顶)(4) 骑;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唐· 崔颢《黄鹤楼》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庄公十年》(5) 又如:乘车;乘舟(乘船);乘奔(乘坐奔驰的快马);乘轩(乘坐大夫的车子);乘桴(乘坐竹木小筏以代舟船。后用以比喻避世)(6) 驱马驾车;驾驭服牛乘马。——《易·系辞下》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7) 又如:乘驭(驱使车马行进;驱使;役使);乘云(驾云;驭云);乘马(驾马,用马驾车)(8) 趁着;利用乘今之时,因无之助。——汉· 贾谊《治安策》其锋不可犯,而其未可乘。——宋· 苏轼《留侯论》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9) 又如:乘衅(乘机;趁空子);乘闲(趁着空闲);乘空(趁着空闲);乘胜(趁着胜利的形势)(10) 凭持;依仗因利乘便。——汉· 贾谊《过秦论》(11) 又如:乘利席胜(凭借着胜利的形势);乘正(依据正道);乘利(凭借有利的形势)(12) 冒着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 长清…至于 泰安。—— 清· 姚鼐《登泰山记》(13) 交错(出现)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汉· 贾谊《论积贮疏》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14) 算术中用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 。如:8乘以7得56名词(1) 算术中的乘法运算,亦指乘法的运算方法 。如:加减乘除(2) 佛教的教义 。如:大乘,小乘(3) 另见shèngshèng名词(1) 用以指车兵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矣。——《左传》(2) 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用以称一般的史书晋之《乘》, 楚之《梼杌》, 鲁之《春秋》,一也。——《孟子》(3) 又如:乘籍(史书)量词(1) 古时计物以四为乘郑商人 弦高将市于 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三十三年》(2) 又如:乘处(四个同处);乘壶(四个壶);乘禽(成双而群居的鸟)(3) 用以计算车子公车千乘。——《诗·鲁颂·閟宫》驾我乘马。——《诗·陈风·株林》晋师乘和。——《左传·成公十二年》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战国策·赵策》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 梁。——《战国策·齐策》(4) 又如:乘丘(形同马车的土丘);乘白(古代指战车和军旗);乘车(安车;古代行丧葬礼所用的魂车);乘马(四匹马拉的车);乘传(古代驿站用的四匹下等马拉的车子);乘广(春秋时楚王或主帅率领的兵车);乘路(即王路。周代天子所乘之车)(5) 用以计算马。四匹路车乘马。——《诗·小雅·采菽》乘马在厩。——《诗·小雅·鸳鸯》陈文子有马十乘。——《论语》。 刘宝楠正义:“一乘是四匹马。”(6) 又如:乘黄(四匹黄色的马);乘黄朱(四匹黄毛朱鬃的马);乘鸨(四匹黑白杂毛的马)(7) 用以计算船只舫千余乘。——《宋书》(8) 用以计算田地、区域的单位,犹丘(9) 用以计算轿子、梯子等一乘素轿,将二姐儿抬来。——《红楼梦》(10) 军赋的计算单位。古井田制,九夫为井,十六井为丘,四丘为甸,一甸土地所出的军赋叫乘(包括战车、甲士和步卒)且鲁赋八百乘,君之贰也!——《左传》(11) 另见chéng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