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乞的词语

  • 76、乞索: 1.犹乞讨。 2.化缘。 3.索取。
  • 77、乞外:指京官请求到地方任职。
  • 78、乞援:请求援助。
  • 79、乞臧: 1.亦作"乞臧"。 2.复姓。唐有乞臧遮遮。见《新唐书.韦皋传》。《新唐书.吐番传》作乞臧遮遮。
  • 80、乞如愿: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有商人过清湖,见清湖君,君问所须,商曰:'但乞如愿。'君许之,果得一婢,如愿即其名也。商有所求,悉能致之。后因正旦,如愿晩起,商人挞之,走入粪壤中不见。今人正旦,以细绳系绵人投粪扫中,云乞如愿。"后用为典故。
  • 81、乞休:自请辞去官职。
  • 82、乞恕:请求宽恕。
  • 83、乞墅:给予别墅。语出《晋书.谢安传》:"安遂命驾出山墅,亲朋毕集,方与玄围棋赌别墅。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顾谓其甥羊昙曰'以墅乞汝。'"
  • 84、乞闲:请求辞职。
  • 85、乞化: 1.行乞。 2.化缘。
  • 86、乞寒: 1.亦作"乞寒胡"。亦作"乞寒泼胡"。 2.古代外来杂戏。
  • 87、乞佛:复姓。北魏有乞佛成龙。见《魏书》。
  • 88、乞儿: 乞儿qǐr (1) 行乞的人 例 伸手求食的乞儿 英 beggar
  • 89、乞儿马医:乞儿:乞丐;马医:兽医中专治马病的人。旧指卑贱的人。
  • 90、乞教:请教;求教。
  • 91、乞退:请求辞职。
  • 92、乞宥:请求宽恕。
  • 93、乞相: 寒酸相。
  • 94、乞儿相: 寒酸相。
  • 95、乞和:求和。
  • 96、乞胡:汉魏时对胡僧的蔑称。胡,古代泛称西方和北方各少数民族。
  • 97、乞子: 1.求子嗣。 2.求乞的人。 3.詈词。
  • 98、乞寒泼胡: 见“乞寒 ”。
  • 99、泼胡王乞寒戏:即泼寒胡戏。
  • 100、乞婆:讨饭婆。亦用作对妇人的蔑称。
  • 拼音
  • 注音ㄑㄧ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TNB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象形。《说文》本作“气”,借云气字表示乞求义。本义:向人求讨)(2) 同本义乞,谓行匄也。——《苍颉篇》郑伯乞盟。——《春秋·僖公八年》乞者,处其所而请与也。——《谷梁传》操瓢而乞者。——《庄子·盗跖》乞食于野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以钱币乞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乞为囚虏之不暇。——宋· 苏轼《教战守策》瑞亦屡疏乞休。——《明史》(3) 又如:乞化(乞讨;化缘);乞言(求取可行的善言);乞邻(向邻人求取);乞粮(求人济助粮食);乞活(到有粮之地就食求生);乞募(求募);乞麾(求住地方长官);乞灵(求助于神灵或某种神威);乞请(乞讨)(4) 引申为请求,希望乞,求也。——《广韵》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左传·隐公四年》(5) 又如:乞匄(乞求);乞免(求人赦免;自请免官);乞师(求人出兵相助);乞鞫(请求复审);乞念(乞求考虑);乞哀(乞求怜悯、饶恕);乞和(求和);乞命(请求宽宥生命)(6) 被;叫那和尚猛可地乞他摔住。——《清平山堂话本》乞那婆子缠不过,便道:“你放了手,我去便了。”——《水浒传》名词(1) 乞丐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余疑其为女乞而问曰:“尔有丈夫乎?”乞微笑。——袁宏道《山居小话》(2) 又如:乞俭(乞丐)(3)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