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乡的词语

  • 401、萍乡市:在江西省西部,邻接湖南省,浙赣铁路横贯。1949年始设市。人口145.2万(1995年)。以产煤著名。安源煤矿是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之一,建有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名胜古迹有文庙、杨岐寺、孽龙洞。
  • 402、乡评:乡里公众的评论。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
  • 403、贫乡: 1.贫穷的地区。
  • 404、飘乡:在乡间往来。
  • 405、乡僻:乡村。因其地处偏僻,故云。
  • 406、穷乡僻壤: 穷乡僻壤qióngxiāng-pìrǎng (1) 偏僻的地方,冷僻的角落 英 by-place;remote,backward place (2) 荒芜凄凉的地区或地方;特指人为地造成贫脊或荒凉的地方 例 一个宁静的乡村,被铁器制造商们变成了人所能制造的最丑陋的穷乡僻壤 英 waste (3) 荒凉偏僻的地方;特指非洲南部的偏僻的乡村地段 英 platteland
  • 407、偏乡僻壤:荒凉偏僻的地方。
  • 408、盘乡:指在乡间巡游卖手艺。
  • 409、泮乡:指学宫。
  • 410、远乡牌:旧时客乡人的墓牌,牌上写明死者姓名履历,以备其家人前来认领。
  • 411、湘乡派:清曾国藩的文章自成一派,因曾是湖南省湘乡人,故称"湘乡派"。是桐城派的别支。
  • 412、回乡偶书:诗篇名。唐代贺知章作。共二首。作者八十六岁辞官回乡时所作,当时他离家乡已有五十余年。前一首写回乡时儿童已不认识他,故“笑问客从何处来”,将久离故乡的悲哀巧妙地藏匿于欢快场景中。后一首用家乡风景依旧来反衬人事变化之多,感慨深沉。
  • 413、乡傩:语本《论语.乡党》:"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何晏集解:"傩,驱逐疫鬼。"后世指迎神驱鬼的民俗。
  • 414、乡农:乡下农民。
  • 415、鸟乡:宋时鄂州崇阳县雷家洞﹑石门洞民所居住的乡村。
  • 416、乡念: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417、旖旎乡:犹言温柔乡。
  • 418、乡下脑壳:犹言乡下人。
  • 419、乡男:爵号名。
  • 420、南乡:南方。
  • 421、南乡子: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以咏南中风物为题,故名。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词,双调始自南唐·冯延己词。单调二十七字或二十八字、三十字,先用两平韵,后转为三仄韵;双调五十六字或五十四字、五十八字,平韵。 曲牌名。属北曲越调。字数格律与词的双调五十六字体半阕相同。用在套曲中。
  • 422、乡纳:谓同意并加采纳。
  • 423、乡慕:向往思慕。乡,通"向"。
  • 424、乡风慕义: 《史记·留侯世家》:“陛下诚能复立六国后世,毕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
  • 425、貊乡鼠壤:民风浇薄、宵小横行的地区。
  • 拼音xiāng
  • 注音ㄒㄧㄤ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XTE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2)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说文》五州为乡。——《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广雅》习乡尚齿。——《礼记·王制》行比一乡。——《庄子·逍遥游》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3) 唐、宋至今指县以下的行政区划。所辖规模历代不同。又如:乡荐(唐宋时由地方官推荐应进士考试的人);乡科(乡试);乡贡(由州县选拔出应科举的士子)(4) 乡村,城市外的区域传一乡秀才。——宋· 王安石《伤仲永》遍捉乡民。——《广东军务记》各乡逆夷(5) 又如:乡里迓鼓(泛指民间音乐);乡曲之誉(乡里的声望);乡先生(辞官居乡或在乡执教的长者);乡瓜子(见识少的乡下人)(6) 家乡,故乡。在客地称原籍为乡国者,乡之本也。——《管子·权修》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乡音无改。——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采吾乡。——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扣其乡。——明· 魏禧《大铁椎传》(7) 又如:乡心(思念故乡的心情);乡味(家乡饮食的风味);乡信(家乡亲友寄来的书信)(8) 地方;处所三世居是乡。——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9) 又如:他乡;外乡;异乡;侨乡;帝乡(京城)(10) 某种超现实的境界 。如:梦乡;醉乡(11) 同一籍贯的人(在外地时说) 。如:乡中(同乡);老乡;同乡(12) 用作动词,读xiàng。通“向”。面对着东乡坐。——《史记·田单列传》乡师而哭。——《左传·僖公三十三年》(13)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