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争的词语

  • 301、好让不争:不争气 bù zhēngqì ∶使人或令人失望的不争气的儿子[failsb ]∶在需要发挥作用时,未起到作用我这腿不争气,最后一圈跑不动了
  • 302、犬兔之争:比喻彼此相争,两败俱伤,他人得利。近义词:鹬蚌相争。
  • 303、全争:谓不动一卒﹑不攻一城,完全用智谋使敌降伏。
  • 304、争驱:竞相驱驰。
  • 305、争勍:犹争强,争胜。
  • 306、侵略战争: 以掠夺和奴役他国人民为目的而进行的战争。一切侵略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战争。
  • 307、侵争:侵犯争夺。
  • 308、阋墙之争: 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
  • 309、不争气: 不争气bù zhēngqì (1) 使人或令人失望的 例 不争气的儿子 英 be disappointing (2) 在需要发挥作用时,未起到作用 例 我这腿不争气,最后一圈跑不动了 英 failsb.
  • 310、争棊: 1.亦作"争棊"。 2.下棋争胜。
  • 311、争棋: 1.亦作"争棊"。 2.下棋争胜。
  • 312、普法战争:1870-1871年法国与普鲁士之间的战争。1870年7月19日,法皇拿破仑三世对普宣战。战争开始后,法军连遭失败。9月2日,拿破仑三世在色当投降。4日,巴黎发生革命,推翻第二帝国,宣布共和,成立国防政府。不久普军长驱直入。包围巴黎。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1月28日,法德签订停战协定。5月10日,双方正式签订《法兰克福和约》。战争以法国战败而告结束。
  • 313、拼争: 拼争pīnzhēng (1) 拼搏;尽全力争夺 例 缺乏与世界强队拼争的身体条件 英 struggle for
  • 314、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Yāpiàn Zhànzhēng (1) 1840—1842年英国为保护鸦片贸易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争。18世纪末英国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民吸鸦片成瘾,毒害极大。1838年底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广州虎门销毁英、美鸦片商交出的鸦片237.6万斤。10月,英国政府以保护通商为名,出兵兴战。1842年6月英舰进入长江口,攻陷吴淞口。8月清政府派耆英、伊里布与璞鼎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银元 英 the Opium War of 1840-42
  • 315、朋党之争:指封建士大夫为争权夺利。
  • 316、争辔:驭马争先。指争竞高下。
  • 317、怒其不争: 怒是愤怒,遗憾的意思,“怒其不争”是说对某人的不抗争,不争气而感到愤怒和遗憾。
  • 318、隋末农民战争:隋末农民战争是7世纪初推翻中国隋朝统治的农民大起义 。
  • 319、甲午农民战争:甲午农民战争,是指公元1894年(按干支纪年为甲午年)在朝鲜境内爆发的由东学道领袖全琫准领导的反对朝鲜王朝封建统治、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侵略的农民起义。
  • 320、唐末农民战争: 9世纪中叶反唐农民起义。公元874年王仙芝于长垣(今属河南)率众起义。次年黄巢起兵,与王仙芝合并。后王仙芝战死,黄巢成为起义领袖,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率军由山东渡淮河、长江南下,879年攻克广州,部队发展到百万。旋挥师北伐,次年底攻入长安(今陕西西安),黄巢即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后唐军围长安,黄巢突围,884年兵败自杀。唐王朝经此十年农民战争已名存实亡。
  • 321、农民战争: 封建社会农民为反对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而进行的革命战争。一般有鲜明的战斗口号,活动范围较大,例如清代的太平天国革命。
  • 322、百年战争: 1337-1453年英国和法国封建君主为争夺法国西南部领地而进行的长达百余年的战争。战争前期法国多次遭受重大失败,国家处于危亡关头。1429年,法国女英雄贞德率军解救了奥尔良,战争出现转机。战争最后以英国失败告终,法国从英国手中收复了除加莱港外的所有国土。
  • 323、逆争:背叛争夺。
  • 324、争譊:犹争辩。
  • 325、鼓脑争头:争着出头;要冒尖,强出头。
  • 拼音zhēng
  • 注音ㄓㄥ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VHJ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金文字形,上为“爪”(手),下为“又”(手),中间表示某一物体,象两人争一样东西。从又,义同。本义:争夺)(2) 同本义争,彼此竞引物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争所有余。——《墨子·公输》几只早莺争暖树。——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民争负薪。——《资治通鉴·唐纪》人争鬻之。——明· 刘基《卖柑者言》(3) 如:争座(争座次;争高低);争立(争夺王位);争国(争夺君位);争恶(争夺险要之地);争标(争夺优胜);争重(争夺帝位、王权)(4) 辩论;争论争者事之末也。——《国语·越语》在丑不争。——《孝经》。注:“竞也。”分争辩讼,非礼不决。——《礼记·曲礼》有竞有争。——《庄子·齐物论》。注:“对辩曰争。”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5) 如:争抗(抗争;抗衡);争让(争执);争口(争论);争高低;争言(争辩;争吵)(6) 争胜,争着争割地而赂秦。—— 汉· 贾谊《过秦论》争奔走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争延之使奏其技。——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诸将果争前抱持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7) 如:争心(争强好胜的心理);争途(抢占道路。亦喻争夺地位);争求(竞相追求);争妍(竞相逞美);争长(争行礼先后;争相增长);争奇(竞相逞其奇特)(8) 争斗操舍鞍马,仗舟楫,与 吴越争衡。——《资治通鉴》(9) 如:争跤(摔跤);争交(摔跤)(10) 竞争;较量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1) 如:争校(争竞,计较);争春(争艳于春日);争进(为仕宦而相争);争张(争竞,夸张);争棋(下棋争胜);争强(争为强者)(12) 〈方〉∶欠争账还钱,又不犯王法。——巴金《兄与弟》(13) 相差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唐· 杜荀鹤《自遣》(14) 如:争些个(差一点);争些儿(差一点儿;险些);争不多(差不多);争差(差错;差别)名词(1) 春秋时鲁国北城护城河名,又为北城门名 。也作“净”(2) 姓代词(1) 多用于诗、词、曲中,相当于“怎么”片言争敢动吾皇。——《警世通言》(2) 如:争知(怎知);争似(怎似);争耐(怎标;无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