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争的词语

  • 51、第一次鸦片战争: 见〖鸦片战争〗。
  • 52、不蒸馒头争口气: 口头用语,意思是形容做人有骨气。
  • 53、战争和战略问题: 毛泽东1938年11月6日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结论的一部分。编入《毛泽东选集》第2卷。从中国政治斗争的历史方面论述了党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上的方针。指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强调“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
  • 54、争国:争夺君位。
  • 55、争道: 1.争棋路。 2.指下棋。 3.争占道路。
  • 56、争胜: 争胜zhēngshèng (1) 竞争胜负 例 气量褊狭,事事与人争胜 英 compete for supermacy
  • 57、争路: 1.赶路。 2.犹争途。
  • 58、战争片:战争片,亦称“军事片”,以战争史上重大军事行动为题材的影片。
  • 59、争持: 争持zhēngchí (1) 争斗,争执而不相让 例 两方面争持不下 英 refuse to give in
  • 60、争气: 争气zhēngqì (1) 立志向上、不甘落后或示弱 例 不争气的东西! 英 try to make a good showing
  • 61、争鸡失羊:比喻贪小失大。
  • 62、争短论长:犹争长竞短。
  • 63、鹬蚌持争,渔翁得利: 词语解释⒈  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 64、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词语解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⒈  比喻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果两败俱伤,反而使第三者得利。英two dogs fight for a bone, and a third runs aways with it; Parties in a quarrel are both losers;
  • 65、争强斗胜:犹争强好胜。
  • 66、争奇斗异:竞相争斗,标新立异
  • 67、争红斗紫:  指花草竞相呈现艳丽斑斓的色彩。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 68、意大利战争: 词语解释⒈  1494-1559年法国与西班牙争夺意大利的战争。1494年,法军入侵意大利,次年占据西班牙统治的那不勒斯王国。西班牙与教皇、神圣罗马帝国、威尼斯等结成反法联盟,几次打败法军。法王法兰西斯一世在位时,与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几次发生大战。最终法国战败,西班牙占领了意大利大部领土。
  • 69、英布战争: 词语解释⒈  英国与南非布尔人的战争。1899年10月爆发,初期布尔人占优势,1900年英国不断增兵,打败布尔人,9月英国宣布吞并布尔人的两个国家--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并将它们并入“南非联邦”。但布尔人继续进行游击战,至1902年才完全停战。
  • 70、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词语解释⒈  1701-1714年因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国际战争。交战的一方是法国、西班牙等国,另一方是英国、荷兰、奥地利等国,战争主要在意大利、尼德兰和德意志进行,英、法两国还在海外展开殖民争夺。1713年,双方订立一系列和约(总称《乌得勒支和约》)结束战争。结果,法王路易十四的孙子菲力浦登上西班牙王位,开始波旁王朝在西班牙的统治;英国则在北美等地取得许多殖民地;奥地利从西班牙获得南尼德兰(今比利时)及其在意大利的属地。
  • 71、太平洋战争: 词语解释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在太平洋地区对日本的战争。1941年12月7日(当地时间),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此后,日军先后占领英国、荷兰的领地香港、马来亚、新加坡、缅甸、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及太平洋上许多岛屿,当地人民进行顽强的抵抗。1943年,美、英等国盟军开始反攻。在中国,日军在抗日军民的有力打击下,陷入困境。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歼灭日本关东军,迫使日本在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订投降书,战争结束。
  • 72、三元里抗英斗争:三元里抗英事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队与非官方武装力量间在广州市郊外三元里发生的冲突事件。
  • 73、人民战争: 人民战争rénmín zhànzhēng (1) 以人民军队为主力,有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革命战争 英 people's war
  • 74、七年战争: 词语解释⒈  18世纪欧洲的一次国际性战争。以英国、普鲁士和汉诺威为一方,法国、奥地利、俄国、西班牙等为另一方。1756年战争开始,英、法两国主要在海上和殖民地进行战争,而普鲁士与俄、奥主要在欧洲中部进行战争。1763年战争结束,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和殖民强国,普鲁士则崛起为欧洲大陆强国。
  • 75、秦末农民战争: 词语解释⒈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9年秋,秦朝政府征发贫民屯戍渔阳(治今北京密云西南),戍卒九百人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东南刘村集),大雨阻道,不能按期到达。秦法误期者斩首,陈胜、吴广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率众起义。起义军迅速发展到数万人,攻克陈县(今河南淮阳)后建立张楚政权,陈胜被推为王。起义军主力向关中进攻,遭到失败。不久,陈胜被叛徒杀害。此后,项羽、刘邦领导的两支起义军成为反秦主力。项羽率部在巨鹿歼灭秦军主力,刘邦则率师攻占咸阳,推翻了秦朝统治。
  • 拼音zhēng
  • 注音ㄓㄥ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VHJ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金文字形,上为“爪”(手),下为“又”(手),中间表示某一物体,象两人争一样东西。从又,义同。本义:争夺)(2) 同本义争,彼此竞引物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争所有余。——《墨子·公输》几只早莺争暖树。——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民争负薪。——《资治通鉴·唐纪》人争鬻之。——明· 刘基《卖柑者言》(3) 如:争座(争座次;争高低);争立(争夺王位);争国(争夺君位);争恶(争夺险要之地);争标(争夺优胜);争重(争夺帝位、王权)(4) 辩论;争论争者事之末也。——《国语·越语》在丑不争。——《孝经》。注:“竞也。”分争辩讼,非礼不决。——《礼记·曲礼》有竞有争。——《庄子·齐物论》。注:“对辩曰争。”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5) 如:争抗(抗争;抗衡);争让(争执);争口(争论);争高低;争言(争辩;争吵)(6) 争胜,争着争割地而赂秦。—— 汉· 贾谊《过秦论》争奔走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争延之使奏其技。——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诸将果争前抱持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7) 如:争心(争强好胜的心理);争途(抢占道路。亦喻争夺地位);争求(竞相追求);争妍(竞相逞美);争长(争行礼先后;争相增长);争奇(竞相逞其奇特)(8) 争斗操舍鞍马,仗舟楫,与 吴越争衡。——《资治通鉴》(9) 如:争跤(摔跤);争交(摔跤)(10) 竞争;较量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1) 如:争校(争竞,计较);争春(争艳于春日);争进(为仕宦而相争);争张(争竞,夸张);争棋(下棋争胜);争强(争为强者)(12) 〈方〉∶欠争账还钱,又不犯王法。——巴金《兄与弟》(13) 相差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唐· 杜荀鹤《自遣》(14) 如:争些个(差一点);争些儿(差一点儿;险些);争不多(差不多);争差(差错;差别)名词(1) 春秋时鲁国北城护城河名,又为北城门名 。也作“净”(2) 姓代词(1) 多用于诗、词、曲中,相当于“怎么”片言争敢动吾皇。——《警世通言》(2) 如:争知(怎知);争似(怎似);争耐(怎标;无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