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二的词语

  • 51、高二病: 对中二病的所作所为感到反感,并会给予毒舌打击。
  • 52、心无二想: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上。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 53、三长二短:指意外的变故。一五一十,原原本本。亦作:[[一长半短]]
  • 54、识二分: 一分成相,一分成见。
  • 55、一底二度:刷一遍底漆做基层再刷两遍相同品牌的面漆来罩面,以此来保证漆面的光洁度和平滑感。
  • 56、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释义是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旧喻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君。比喻凡事应统于一,不能两大并存。
  • 57、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西汉·戴圣《礼记·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 58、知二五而未识于十: 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固知三者定乎造化,荣辱之境,独曰由人。是知二五而未识于十,其蔽一也。”
  • 59、二十五有: 生死轮回之迷界计分为二十五种。
  • 60、二十五神: 二十五神守护受持五戒者之善神,计有二十五尊。
  • 61、五十二众: 指涅盘会上五十二类之众生。
  • 62、不二圆: 类别是处方。
  • 63、一心二用: 一个时间段同时进行两个事件
  • 64、一林二虎: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 65、一言二语:为数不多的几句话。
  • 66、二指先生: 一种职业,在民间专为人看住宅基地和坟地等地理形势的人,也叫“风水先生”。
  • 67、问一知二:问:询问;知:知道。问一知道二。形容人聪明,见多识广。
  • 68、二位一体:集两个功能为一体。
  • 69、从不二情:不二情,专情,对某人专一。还有“不三心”,即对待感情不三心二意。不二情,不三心,整句话是在说对爱情要忠诚。
  • 70、五二六三: 指某某与某某搞阴谋,干见不得人的坏事,更多的是指男女苟合,搞不正当的关系,称为“五二六三”或“舞鬼”。
  • 71、三言二语: 朱自清《论朗诵诗》:“或者三言二语,或者长篇大套。” 近义词: 三言两语
  • 72、九牛二虎: 比喻很大的力气。
  • 73、君相二火:即君火和相火
  • 74、二全其美:指做一件事顾全到双方,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
  • 75、二月二:指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被称为"春耕节”,俗称“青龙节”,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传说这一天是龙抬头的日子,人们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 拼音èr
  • 注音ㄦˋ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FGG

基本释义

数量词(1) (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2) 一加一的和二,地之数也。从耦一,会意。古文又从弋。——《说文》因二以济民行。——《易·系辞》。虞注:“谓乾与坤也。后世官书以贰为之,为防奸易。”赐也闻一以知二。——《论语·公冶长》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韩非子·五蠹》(3) 又如:二加四得六;总数为二;二府(大肠和小肠;二太爷);二形(男女两性);二难(指难兄难弟,即蔡、宋两御史);二仪(两仪。指天地、阴阳);二纪(二十四年。一纪为十二年);二氏(释教与道教);二军(汉代禁卫军之南军和北军);二南(原指《诗经》中的《周南》与《召南》借指淑女与君子相配);二星(银子二钱。星,秤杆上的记数点);二天(再嫁;嫁二夫)(4) 百位数后接着整数二十时对二十的省称 。如:一百二(5) 千位数后接着整数二百时对二百的省称 。如:八千二(6) 万位数后接着整数二千时对二千的省称 。如:四万二(7) 排列顺序中第二位的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唐· 杜甫《石壕吏》(8) 又如:二手(副手,二把手);二尹(知县副职县丞的别称);二舍(二公子,二少爷。舍:舍人。原为官名,后用以称显贵人家子弟);二甲(殿试的第二等);二门(指大门内的一道总门)形容词(1) 两样;有区别 。如:二屋里(另住一处。比喻说话岔了道);二价(异议)(2) 不专一;不忠诚 。如:有二心;二四(放肆,胡作非为);二三(三心二意) [查看更多]

E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