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京的词语

  • 76、帝京文化:皇帝的德行和官吏的品行
  • 77、北京大学:中国的文理综合性大学。校址在北京。创建于 年,当时称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新政”措施之一。 年改现名。设有数学、物理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法律等系和经济学院、研究生院以及多个科学中心。
  • 78、新北京人: 指稳定就业的非北京籍无房家庭。
  • 79、北京回民: 对北京市的少数民族回族人民的简称。
  • 80、打京巴子: 上体没穿衣服叫京巴子,打京巴子意思是脱掉上衣,上半身什么也不穿。
  • 81、汉京山: 汉京山位于南山区东滨路和向南路交汇处,西南面享受市政公园和大南山的美丽风景,东面眺望蛇口沃尔玛商圈繁华。
  • 82、南京市:简称“宁”。江苏省省会。在省境西南部、长江沿岸,京沪、宁铜等铁路交会于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古名金陵、建康等。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及民国均建都于此。1927年设市。人口2657万。化学工业占全国重要地位。特产云锦、板鸭。名胜古迹有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莫愁湖、雨花台、紫金山天文台、南京长江大桥等。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等学校。
  • 83、维京人: 维京人,泛指北欧海盗,他们从公元8世纪到11世纪一直侵扰欧洲沿海和英国岛屿,其足迹遍及从欧洲大陆至北极广阔疆域,欧洲这一时期被称为“维京时期”,在英语中,“vikingr”是在海湾中的人,而“wicing”代表海盗;“vikingr”在冰岛的土语中也意味着“海上冒险”。维京的老家是挪威、瑞典和丹麦。他们和后代曾一度控制了大部份的波罗的海沿岸、俄罗斯的内陆、法国的诺曼底、英国、西西里、意大利南部和巴勒斯坦的部分地区。他们在825年时发现冰岛(爱尔兰的僧侣早已经在那里)并在875年定居下来。985年,他们又在格陵兰殖民。有强力的证据显示,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的五百年,他们就曾到达纽芬兰并探索了部分北美地区。
  • 84、北京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前身是1912年开馆的京师图书馆。曾名国立北平图书馆,建国后改现名。1987年建成新馆,有现代化管理设施。截止80年代末,馆藏图书一千六百余万册(件)。
  • 85、天京保卫战: 太平军保卫都城天京(今南京)的战斗。1862年曾国荃率湘军主力围困天京,李秀成集结大军救援,但未能击破敌人重围。1864年7月,湘军用地雷轰塌城墙,冲入城内。太平军同敌人展开激烈的巷战,终因众寡悬殊,天京失陷。
  • 86、玉京十二楼:指神仙的居所,也可喻指帝都
  • 87、南京临时政府:辛亥革命时在南京建立的临时中央政权。武昌起义后十七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正式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又组成南京临时参议院,并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后,临时政府被迫迁往北京,革命政权为袁世凯篡夺。
  • 88、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邮电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位于北京市,简称北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CDIO工程教育联盟创始成员,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
  • 89、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8月清政府代表与英国代表在南京签订。共十三款。主要内容为:割让香港给英国;赔款二千一百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五处口岸派驻领事;中国海关税率由中英共同议定。次年又签订有关附件,英国又取得了建立租界的权利和“领事裁判权”以及片面的“最惠国待遇”。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90、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以林业为基础,兼有理科、工科、经济管理和社会科学的大学。1952年由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林学系合并建立,初名北京林业学院,1985年改现名。设有林业资源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以及森林工业、园林、社科等系。
  • 91、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Běijīng shíjiān (1) 东经 120°线的时刻,中国的标准时 英 Beijing time
  • 92、张京兆: 汉代张敞,曾为京兆尹,人称张京兆。
  • 93、玉京人: 指仙女。亦泛指美人。
  • 94、玉京山: 传说中元始天尊居住的仙山。 山名。在江西省北部。
  • 95、玉京子:蛇的别名。
  • 96、研京练都:作宾语、定语,指文思缜密且迟缓。
  • 97、小京官: 宋代称低级的中央职官。 清代,满人自从六品至从九品、蒙古人自从六品至八品、汉军自正六品至从七品、汉人自正六品至未入流的某些中央职官皆称“小京官”。
  • 98、西京七族:西汉皇后的七个家族。指吕氏﹑霍氏﹑上官氏﹑丁氏﹑赵氏﹑傅氏﹑王氏。晋庾亮《让中书监表》:"向使西京七族,东京六姓,皆非姻党,各以平进,纵不悉金,决不尽败。"一说,指吕氏﹑窦氏﹑卫氏﹑上官氏﹑霍氏﹑许氏﹑王氏。
  • 99、五日京兆: 五日京兆wǔrì-jīngzhào (1) 西汉张敞为京兆尹(官名),将被免官,有个下属知道了不肯为他办案,对人说“他不过做五天的京兆尹就是了,还能办什么案子”,后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将要离职 英 an official who doesn’t expect to remain long in office;king for a day
  • 100、骑京鱼:骑京鱼鱼。
  • 拼音jī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IU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2) 同本义京,人所为绝京丘也。——《说文》辨京陵。——《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筑重京。——《淮南子·览冥》为京邱若山陵。——《吕氏春秋·禁塞》乃觏于京。——《诗·大雅·公刘》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三国志·公孙瓒传》(3) 又如:筑京(堆土为小山);京丘(为战死的人所筑的坟墓。即京观);京观(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京冢(京观)。泛指高大的山丘望楚与堂,景山与京。——《诗·鄘风·定之方中》(4) 又如:京峙(高丘);京陵(高丘大阜)(5) 方形大谷仓 。如:京坻(谷米堆积如山。形容丰收);京囷(粮仓);京运(指运往京仓的粮食);京储(京仓的储备粮食)(6) 国都念彼京师。——《诗·曹风·下泉》辞帝京。——白居易《琵琶行》迁我京职。——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京中有善口技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至京。——清· 周容《芋老人传》君之始入京也。——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7) 又如:京吏(京师各衙门的都吏。别于外吏而言);京圻(京都);京府(京畿。京城和京都附近的地方;国都所在地);京仓(京师储粮的地方)(8) 京族(9) 通“鲸”乘钜鳞,骑京鱼。——《汉书·扬雄传上》(10) 又如:京鱼(鲸鱼)(11) 古代数目名十兆为京,一说万万兆为京。古代数位序列是:万、亿、兆、京。十兆为京京垓岁之中。——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12) 又如:京垓(古代以十兆为京,十京为垓。极言众多)(13) 春秋时邑名,汉置京县 。故城在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南二十余里(14) 南京 。明太祖建都于此,故《儒林外史》仍沿习称京。如:京江(扬子江的别称)(15) 今特指北京 。如:京调(戏曲腔调名。清代自乾、嘉以后昆曲渐衰,地方戏中的皮黄兴起,流传于湖北一带称汉剧,于安徽一带称徽调。乾隆末期徽调传至北京,并采其他戏曲之长处,成为京调,使当时流行的昆曲、戈阳腔、梆子等均相形失色);京报(清代由北京报房商人出版发行的邸报,登载朝政文书和有关政治动态);京八寸(过去北京地区流行的一种长约八寸的烟袋)(16) 姓形容词(1) 大,盛京,大也。燕之北鄙,东 楚之郊,或谓之京。——《方言一》京,大也。——《尔雅》裸将于京。——《诗·大雅·文王》曰嫔于京。——《诗·大雅·大明》莫之与京。——《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京邑翼翼。——张衡《东京赋》发京仓。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公羊传·桓公九年》。朱骏声曰:“京大师众也。”(2) 又如:京鞋(华美而样式新颖的鞋);京仓(大粮仓。朱骏声曰:“京大师众也”);京庾(大粮仓);京枣(大枣)(3) 悲痛的忧心京京。——《诗·小雅·正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