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京的词语

  • 126、京削:宋代制度,高﹑中级官员每年可向朝廷荐举选人,经过磨勘改为京官。荐举选人改为京官有名额限制,一个名额称一"京削"。
  • 127、京挺:茶名。
  • 128、京式大帽:清末京官所戴的一种窄檐儿的礼帽。
  • 129、京债: 1.新任命的外官赴任前在京借的高利贷,用于置办行装等。
  • 130、京庾:大粮仓。
  • 131、京音大鼓: 京音大鼓jīng yīn dà gǔ (1) 中国曲艺的一种。流行于京、津等地。由木板大鼓与清音子弟书合流,并吸收戏曲、其它说唱艺术发展而成。唱腔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属板腔体结构。一人站唱,自操鼓、板司节奏,另以三弦、四胡伴奏。只有短段曲目 英 story-telling in Beijing dialect with drum accompaniment
  • 132、京冢:犹京观。
  • 133、京直:"惊蛰"的省写。"惊"又作"惊",省左旁"忄"作京;"蛰"﹑"直"音近。
  • 134、京局: 1.宋时指中央机构各部门,又称百司。 2.指清代铸钱机构宝泉局及宝源局。
  • 135、京陵:高丘大阜。 指皇陵。
  • 136、京坻:《诗.小雅.甫田》:"曾孙之庾,如坻如京。"谓谷米堆积如山。后因以"京坻"形容丰收。
  • 137、京本: 1.指京刻本图书,区别于蜀本﹑杭本﹑闽本等。
  • 138、京牧:即司隶校尉。汉武帝时始置,负责京师一带的治安,相当于州刺史。魏晋以后司隶校尉所辖区域改州,称"司州"。
  • 139、京花子: 1.指京城的地痞流氓。 2.犹京报人。
  • 140、京花:指重瓣牡丹。
  • 141、京镇:即京口。
  • 142、京沚:高洲。
  • 143、京样:华美;入时。
  • 144、京员:即京官。
  • 145、京运:指运往京仓的粮食。
  • 146、京氏学:西汉京房创立的今文《易》学。京房曾学《易》于孟喜的门人焦延寿,以通变说《易》,好讲灾异。今存《京氏易传》三卷。
  • 147、京族: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广西·防城各族自治县沿海地区。人口约12000人。
  • 148、京峙:高丘。
  • 149、京广铁路:是一条从首都北京市通往广东省广州市的铁路。
  • 150、京腔: 京腔jīngqiāng (1) 清代北京盛行戏曲的音调。即京戏的唱腔;又泛指北京话。旧指北京语音 英 Beijing accent
  • 拼音jī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IU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2) 同本义京,人所为绝京丘也。——《说文》辨京陵。——《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筑重京。——《淮南子·览冥》为京邱若山陵。——《吕氏春秋·禁塞》乃觏于京。——《诗·大雅·公刘》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三国志·公孙瓒传》(3) 又如:筑京(堆土为小山);京丘(为战死的人所筑的坟墓。即京观);京观(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京冢(京观)。泛指高大的山丘望楚与堂,景山与京。——《诗·鄘风·定之方中》(4) 又如:京峙(高丘);京陵(高丘大阜)(5) 方形大谷仓 。如:京坻(谷米堆积如山。形容丰收);京囷(粮仓);京运(指运往京仓的粮食);京储(京仓的储备粮食)(6) 国都念彼京师。——《诗·曹风·下泉》辞帝京。——白居易《琵琶行》迁我京职。——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京中有善口技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至京。——清· 周容《芋老人传》君之始入京也。——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7) 又如:京吏(京师各衙门的都吏。别于外吏而言);京圻(京都);京府(京畿。京城和京都附近的地方;国都所在地);京仓(京师储粮的地方)(8) 京族(9) 通“鲸”乘钜鳞,骑京鱼。——《汉书·扬雄传上》(10) 又如:京鱼(鲸鱼)(11) 古代数目名十兆为京,一说万万兆为京。古代数位序列是:万、亿、兆、京。十兆为京京垓岁之中。——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12) 又如:京垓(古代以十兆为京,十京为垓。极言众多)(13) 春秋时邑名,汉置京县 。故城在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南二十余里(14) 南京 。明太祖建都于此,故《儒林外史》仍沿习称京。如:京江(扬子江的别称)(15) 今特指北京 。如:京调(戏曲腔调名。清代自乾、嘉以后昆曲渐衰,地方戏中的皮黄兴起,流传于湖北一带称汉剧,于安徽一带称徽调。乾隆末期徽调传至北京,并采其他戏曲之长处,成为京调,使当时流行的昆曲、戈阳腔、梆子等均相形失色);京报(清代由北京报房商人出版发行的邸报,登载朝政文书和有关政治动态);京八寸(过去北京地区流行的一种长约八寸的烟袋)(16) 姓形容词(1) 大,盛京,大也。燕之北鄙,东 楚之郊,或谓之京。——《方言一》京,大也。——《尔雅》裸将于京。——《诗·大雅·文王》曰嫔于京。——《诗·大雅·大明》莫之与京。——《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京邑翼翼。——张衡《东京赋》发京仓。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公羊传·桓公九年》。朱骏声曰:“京大师众也。”(2) 又如:京鞋(华美而样式新颖的鞋);京仓(大粮仓。朱骏声曰:“京大师众也”);京庾(大粮仓);京枣(大枣)(3) 悲痛的忧心京京。——《诗·小雅·正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