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京的词语

  • 176、京饷:清代各省向朝廷上交的饷项。
  • 177、京闱:谓科举时代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 178、京胡: 京胡jīnghú (1) 胡琴的一种,像二胡而较小,琴筒用竹子做成,发音较高,主要用于京剧伴奏 英 jinghu, a two-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similar to jingerhu
  • 179、京江:指长江流经今江苏镇江市北的一段。因镇江古名京口而得名。
  • 180、京京:忧愁不绝貌。
  • 181、京朝官:宋代京官和升朝官的合称。
  • 182、京都八景: 指北京的八大名胜:蓟门烟树、金台夕照、太液晴波、琼岛春阴、玉泉垂虹、西山霁雪、卢沟晓月、居庸叠翠。或合“南囿秋风”、“东郊时雨”而为“京都十景”。
  • 183、京派: 京派jīngpài (1) 京剧的一个流派,以北京的表演风格为代表 英 Jing school in Beijing opera
  • 184、京油子: 京油子jīngyóuzi (1) 旧指北京的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轻浮油滑的人,现多指谙熟北京地区人情世故,办事机灵的北京年轻人 英 loafers and cunning persons in Beijing
  • 185、京尹:指治理国都的官员。
  • 186、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jīngyùn dàgǔ (1) 中国曲艺的一种。流行于京、津等地。由木板大鼓与清音子弟书合流,并吸收戏曲、其它说唱艺术发展而成。唱腔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属板腔体结构。一人站唱,自操鼓、板司节奏,另以三弦、四胡伴奏。只有短段曲目 英 story-telling in Beijing dialect with drum accompaniment
  • 187、京相: 1.复姓。晋有京相璠。着《春秋土地名》三卷。见《新唐书.艺文志一》。
  • 188、京丘:京观。
  • 189、京瓶: 1.经瓶。盛酒的大瓶。
  • 190、京原铁路: 从北京到原平。长419千米。北京通往山西的铁路干线,对山西煤炭外运起重要作用。1971年通车。
  • 191、京省:古代中央各部的统称。
  • 192、京城氏: 京城氏Jīngchéngshì (1) 姓京城的 例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列子·汤问》 英 Jingcheng
  • 193、京控:清代官民有冤屈,经地方最高级官署审判仍不能解决时,可赴京向都察院及步军统领衙门控诉,谓之"京控"。
  • 194、京圻:犹京畿。
  • 195、京洛: 京洛jīngluò (1) 等于说“京城”。本指洛阳,因东周、东汉曾在这里建都,故称“京洛” 例 京洛骚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英 capital
  • 196、京片子:(名)地道北京人所说的北京话:讲的一口~。
  • 197、京堂:清代对某些高级官员的称呼。如都察院﹑通政司﹑詹事府﹑国子监及大理﹑太常﹑太仆﹑光禄﹑鸿胪等寺的长官,概称京堂。在官文书中称京卿,一般为三品﹑四品官。中叶以后,成为一种虚衔。
  • 198、京白: 京白jīngbái (1) 京剧术语,指京剧中用北京话念的道白 英 Beijing dialect in Beijing opera
  • 199、京门:国门。指国都。
  • 200、京邑: 京邑jīngyì (1) 京城 例 洞庭之与京邑。——唐·李朝威《柳毅传》 英 capital
  • 拼音jī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IU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2) 同本义京,人所为绝京丘也。——《说文》辨京陵。——《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筑重京。——《淮南子·览冥》为京邱若山陵。——《吕氏春秋·禁塞》乃觏于京。——《诗·大雅·公刘》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三国志·公孙瓒传》(3) 又如:筑京(堆土为小山);京丘(为战死的人所筑的坟墓。即京观);京观(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京冢(京观)。泛指高大的山丘望楚与堂,景山与京。——《诗·鄘风·定之方中》(4) 又如:京峙(高丘);京陵(高丘大阜)(5) 方形大谷仓 。如:京坻(谷米堆积如山。形容丰收);京囷(粮仓);京运(指运往京仓的粮食);京储(京仓的储备粮食)(6) 国都念彼京师。——《诗·曹风·下泉》辞帝京。——白居易《琵琶行》迁我京职。——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京中有善口技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至京。——清· 周容《芋老人传》君之始入京也。——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7) 又如:京吏(京师各衙门的都吏。别于外吏而言);京圻(京都);京府(京畿。京城和京都附近的地方;国都所在地);京仓(京师储粮的地方)(8) 京族(9) 通“鲸”乘钜鳞,骑京鱼。——《汉书·扬雄传上》(10) 又如:京鱼(鲸鱼)(11) 古代数目名十兆为京,一说万万兆为京。古代数位序列是:万、亿、兆、京。十兆为京京垓岁之中。——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12) 又如:京垓(古代以十兆为京,十京为垓。极言众多)(13) 春秋时邑名,汉置京县 。故城在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南二十余里(14) 南京 。明太祖建都于此,故《儒林外史》仍沿习称京。如:京江(扬子江的别称)(15) 今特指北京 。如:京调(戏曲腔调名。清代自乾、嘉以后昆曲渐衰,地方戏中的皮黄兴起,流传于湖北一带称汉剧,于安徽一带称徽调。乾隆末期徽调传至北京,并采其他戏曲之长处,成为京调,使当时流行的昆曲、戈阳腔、梆子等均相形失色);京报(清代由北京报房商人出版发行的邸报,登载朝政文书和有关政治动态);京八寸(过去北京地区流行的一种长约八寸的烟袋)(16) 姓形容词(1) 大,盛京,大也。燕之北鄙,东 楚之郊,或谓之京。——《方言一》京,大也。——《尔雅》裸将于京。——《诗·大雅·文王》曰嫔于京。——《诗·大雅·大明》莫之与京。——《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京邑翼翼。——张衡《东京赋》发京仓。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公羊传·桓公九年》。朱骏声曰:“京大师众也。”(2) 又如:京鞋(华美而样式新颖的鞋);京仓(大粮仓。朱骏声曰:“京大师众也”);京庾(大粮仓);京枣(大枣)(3) 悲痛的忧心京京。——《诗·小雅·正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