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京的词语

  • 226、京话:指北京话。
  • 227、京沪铁路:从北京经天津、济南、徐州、南京、无锡、苏州到上海。途经津、冀、鲁、皖、苏等省市。长1460千米。由京哈铁路京津(西站)段、津浦铁路和沪宁铁路联接而成。已建成复线。是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客货运最繁忙的干线之一。
  • 228、京葫芦: 别称苦壶卢、苦匏,蒲卢等,为中草药,性味苦寒。
  • 229、京杭运河:通称“大运河”。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北起北京,南到杭州,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47千米。公元前486年,春秋末期的吴国在今苏北境内开凿连接江、淮的邗沟。7世纪初隋代扩展成以洛阳为中心,南至杭州、北至今北京的运河系统。13世纪末元代建成直接连结京、杭的运河航线。历史上为南粮北运要道,对中国东部地区南北的经济联系起了重要作用。
  • 230、汉京:指汉朝都城长安或洛阳。亦借指其他古代汉族政权的都城。
  • 231、京哈铁路: 从北京经天津、河北秦皇岛、辽宁沈阳、吉林长春到黑龙江哈尔滨。全长1388千米。其中北京至沈阳段也称京沈铁路,沈阳至哈尔滨段与哈大铁路并轨。是联接东北铁路网和关内铁路网的最主要通道,中国客货运最为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
  • 232、贵京: 1.道教语。丹田。
  • 233、京观: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
  • 234、京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工农民主政府设在瑞金,当地人民把瑞金改为瑞京,把这里的山歌叫做京歌。
  • 235、京垓:古代以十兆为京,十京为垓。极言众多。
  • 236、桴京:古代高丽人对家中小仓库之称。
  • 237、京辅:国都及其附近地区。
  • 238、京府:京都地区。
  • 239、京蚨:犹京钱。
  • 240、附京:寄居京城。
  • 241、逢入京使: 诗篇名。唐代岑参作。写于公元749年作者离长安赴西域途中。全文为:“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写出了远行者的复杂心理,语言自然而含蓄动人。
  • 242、京房术:汉京房好讲阴阳灾异,后世因把占卜星相等方术称为"京房术"。
  • 243、京坊:京城的里巷。
  • 244、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的高等师范大学。校址在北京。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49年改现名。设有教育、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外语等系和研究生院、教育管理学院,另建有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 245、二京赋: 《西京赋》与《东京赋》的合称。
  • 246、东京梦华录:笔记。宋代孟元老作。十卷。为作者晚年追忆北宋东京即汴京,今河南开封 昔日繁盛之作。备载国家庆典、民间琐事,举凡城市规模、经济状况、市民文化亦悉有记录。其中有关北宋典章制度与戏曲、小说的资料尤为后人重视。
  • 247、东京: 东京Dōngjīng (1) 日本首都。在关东平原南端东京湾北岸,人口1192.7万(1989) 英 Tokyo
  • 248、砥京: 1.犹砥原。平原。引申为坦途。
  • 249、帝京: 帝都;京都。
  • 250、京邸: 1.京都的邸舍。
  • 拼音jī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IU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2) 同本义京,人所为绝京丘也。——《说文》辨京陵。——《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筑重京。——《淮南子·览冥》为京邱若山陵。——《吕氏春秋·禁塞》乃觏于京。——《诗·大雅·公刘》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三国志·公孙瓒传》(3) 又如:筑京(堆土为小山);京丘(为战死的人所筑的坟墓。即京观);京观(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京冢(京观)。泛指高大的山丘望楚与堂,景山与京。——《诗·鄘风·定之方中》(4) 又如:京峙(高丘);京陵(高丘大阜)(5) 方形大谷仓 。如:京坻(谷米堆积如山。形容丰收);京囷(粮仓);京运(指运往京仓的粮食);京储(京仓的储备粮食)(6) 国都念彼京师。——《诗·曹风·下泉》辞帝京。——白居易《琵琶行》迁我京职。——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京中有善口技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至京。——清· 周容《芋老人传》君之始入京也。——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7) 又如:京吏(京师各衙门的都吏。别于外吏而言);京圻(京都);京府(京畿。京城和京都附近的地方;国都所在地);京仓(京师储粮的地方)(8) 京族(9) 通“鲸”乘钜鳞,骑京鱼。——《汉书·扬雄传上》(10) 又如:京鱼(鲸鱼)(11) 古代数目名十兆为京,一说万万兆为京。古代数位序列是:万、亿、兆、京。十兆为京京垓岁之中。——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12) 又如:京垓(古代以十兆为京,十京为垓。极言众多)(13) 春秋时邑名,汉置京县 。故城在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南二十余里(14) 南京 。明太祖建都于此,故《儒林外史》仍沿习称京。如:京江(扬子江的别称)(15) 今特指北京 。如:京调(戏曲腔调名。清代自乾、嘉以后昆曲渐衰,地方戏中的皮黄兴起,流传于湖北一带称汉剧,于安徽一带称徽调。乾隆末期徽调传至北京,并采其他戏曲之长处,成为京调,使当时流行的昆曲、戈阳腔、梆子等均相形失色);京报(清代由北京报房商人出版发行的邸报,登载朝政文书和有关政治动态);京八寸(过去北京地区流行的一种长约八寸的烟袋)(16) 姓形容词(1) 大,盛京,大也。燕之北鄙,东 楚之郊,或谓之京。——《方言一》京,大也。——《尔雅》裸将于京。——《诗·大雅·文王》曰嫔于京。——《诗·大雅·大明》莫之与京。——《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京邑翼翼。——张衡《东京赋》发京仓。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公羊传·桓公九年》。朱骏声曰:“京大师众也。”(2) 又如:京鞋(华美而样式新颖的鞋);京仓(大粮仓。朱骏声曰:“京大师众也”);京庾(大粮仓);京枣(大枣)(3) 悲痛的忧心京京。——《诗·小雅·正月》 [查看更多]